[实用新型]信号电源混合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95931.7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9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通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40;H01R13/629;H01R13/04;H01R13/10;H01R13/52;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赵月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电源 混合 插座 连接器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信号电源混合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基体、一对电源端子及若干信号端子,插座绝缘基体包括基体主体和盖板。两电源端子分别安装在插座绝缘基体的安装孔内,电源端子的外壁与安装孔的孔壁具有间隙且电源端子可沿安装孔在前后方向移动,盖板、基体主体分别在后端和前端限位电源端子。电源端子与插头连接器的电源插针对插时,电源端子能自适应调整位置,易于实现与电源插针的拔插,同时也能够满足载流要求,且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与此同时,在电源端子与安装孔之间装设密封圈,实现防水设计。信号端子采用镂空结构,成本低廉,同时在信号端子套设防水环,保证灌封时灌封胶不会渗入信号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电源混合插座连接器及具有该信号电源混合插座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电动摩托车的使用环境会存在涉水的情况,为了满足涉水条件下的使用,目前,应用于电动摩托车的信号电源混合插座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全部用胶水灌封,以实现防水设计。由于电源端子存在一定的偏心和歪斜,而用胶水灌封后的电源端子无法相对插座绝缘基体微动,导致插座连接器的电源端子与插头连接器的电源插针对插困难,且存在因为电源端子与插头连接器的电源插针单边接触造成电流不平衡而达不到设计的载流要求,甚至会因为电流过大烧坏电源端子。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信号电源混合插座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端子可自适应调整位置且防水的信号电源混合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电源混合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基体、一对电源端子以及若干信号端子,所述插座绝缘基体包括基体主体和盖板,所述基体主体内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两第一安装孔以及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基体主体的后端,其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相对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两所述电源端子分别安装在两所述第一安装孔并向后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电源端子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电源端子可沿所述第一安装孔在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盖板、基体主体分别在后端方向和前端方向上限位所述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后端孔壁之间装设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圈。若干所述信号端子分别安装在若干所述第二安装孔并向后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信号端子通过灌封胶与所述插座绝缘基体密封固定。
较佳地,所述电源端子包括杆状主体和凸设在所述杆状主体上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窄孔和与所述窄孔的前端相连的宽孔,所述宽孔与所述窄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凸缘可活动地嵌设在所述宽孔。
较佳地,所述杆状主体上还凸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设于所述第一凸缘的前方,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一凸缘之间。
较佳地,所述基体主体的后端形成有容置凹槽,所述盖板嵌设在所述容置凹槽。
较佳地,所述信号端子为镂空结构,所述信号端子的后端外壁上套设有防水环,借由所述防水环防止所述灌封胶渗入所述信号端子内。
较佳地,所述防水环包括筒状的本体和凸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的若干第三凸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配合的一插座连接器和一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如上所述,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基体和凸设于所述插头绝缘基体的后端的一对电源插针以及若干信号插针,所述电源插针用于与所述电源端子插接,所述信号插针用于与所述信号端子插接。
较佳地,所述基体主体的前端设有环设在所述两第一安装孔以及若干第二安装孔周侧的一插接槽,所述插头绝缘基体的后端凸设有与所述插接槽适配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与所述插接槽插接时,所述电源插针对应插设在所述电源端子,所述信号插针对应插设在所述信号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通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通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95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压力管道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柔性折弯中心的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