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灶用隔热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93369.4 | 申请日: | 2021-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9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陈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15/34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叶桂萍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用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所述罩体为由上层罩和下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的上层罩和下层罩之间形成有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所述下层罩下的底层罩,所述底层罩包括位于外围的外壁和位于内围的内壁,所述外壁沿周向间隔地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进气口,对应地,所述内壁沿周向间隔地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罩体为由上层罩和下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上层罩和下层罩之间形成有空腔,而底层罩集聚燃烧器燃烧过程中的辐射热能用对经进气口进入的空气进行预热,并从出气口流出从而能使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能补入经底层罩预热的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罩,尤其涉及一种灶用隔热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逃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国内就出现了一些集热聚能结构,如本申请人的申请的ZL201721665758.2(公告号为CN20796276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其公开了一种包括有环形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由上层罩和下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下层罩的底部具有凹凸结构形成向下凸起的凸筋,其在现有燃气灶的基础上,增设灶用隔热罩,罩体为由上层罩和下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下层罩的底部具有凹凸结构形成向下凸起的凸筋,利用凹凸结构形成将下层罩的底部腔分隔成预热二次空气的通道,促进燃气燃烧提高燃气利用率,其中上层罩和下层罩为封闭连接,其内的空气不流动虽然阻隔了上层罩的热量向下层罩的热量传递,但下层罩一般放置在燃气灶的面板或是盛液盘之上,在燃烧器燃烧过程中聚集的热量也容易传导至面板或是盛液盘上,不仅容易引起面板的温升问题,还不能充分回收利用上层罩所聚集的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减少向下的热传导损失或者将这部分热损失回收利用的灶用隔热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向燃烧器提供经预热的侧向空气的灶用隔热罩。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灶用隔热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所述罩体为由上层罩和下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的上层罩和下层罩之间形成有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所述下层罩下的底层罩,所述底层罩包括位于外围的外壁和位于内围的内壁,所述外壁沿周向间隔地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供外界空气流入所述底层罩的进气口,对应地,所述内壁沿周向间隔地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经所述底层罩预热后的外界空气流出的出气口。
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外壁的进气口与所述内壁的出气口错开设置。外壁的各个进气口与内壁的各个出气口错开设置,能使得外界空气经进气口流出出气口的路径长度变长,即增加了外界空气的预热时间,使得预热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外壁的进气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内壁的出气口的口径。外壁的各个进气口的口径较小能有效地对进入的外界空气进行减速,减少外界空气对燃烧器的燃烧产生影响,而内壁的各个出气口的口径较大,则能避免因阻力太大而导致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不易补入经底层罩预热的空气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外壁邻近所述下层罩的部位沿径向向内缩形成有内缩区。该内缩区的形成能更好地使外界空气能更好地贴着外壁补充,并且由于内缩区能在补充过程中产生空气涡流,空气涡流可卷吸更多的空气进入到各个进气口,从而能对空气更好地进入底层罩中以更好地进行预热。
为了使空气更好地进入底层罩中以更好地进行预热,优选地,各个所述进气口与各自对应的内缩区相贯通。
为了能够减小阻力,使得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更容易补入经底层罩预热的空气,优选地,所述内壁自下而上逐渐向内倾斜。
同样为了减小阻力,优选地,所述内壁的各个出气口之间的分隔部自下而上逐渐变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93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小流量抖动的平衡阀组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监理垂直度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