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正反逻辑环控信号转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93077.0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2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洪;郭衍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极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陈培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正反 逻辑 信号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正反逻辑环控信号转接器,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转接元件,外壳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口,外壳两侧均设置有侧腔体,侧腔体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侧腔体内滑动连接有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滑板,滑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外壳侧壁与背部均开设有透气孔,解决了传统的转接器与所需连接的装置距离较近,导致转接器内部电子元件工作时的热量无法散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接器安装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正反逻辑环控信号转接器。
背景技术
正反逻辑环控信号转接器可以对信号控制的逻辑关系进行转接,方便在正逻辑和幅逻辑之间自由切换,使得更多的控制信号和受控设备完美兼容。
传统转接器直接固定在装置壳体上,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转接器与所需连接的装置距离较近,转接器与装置之间容易产生热交换,导致转接器内部电子元件工作时的热量无法散出。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正反逻辑环控信号转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正反逻辑环控信号转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转接器与所需连接的装置距离较近,导致转接器内部电子元件工作时的热量无法散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安装的正反逻辑环控信号转接器,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转接元件,所述外壳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外壳两侧均设置有侧腔体,所述侧腔体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侧腔体内滑动连接有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外壳侧壁与背部均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每个安装板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磁铁片。
优选的,所述侧腔体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滑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长度小于外壳的长度,所述外壳背部两侧均开设有与安装板相匹配的收纳槽。
优选的,所述收纳槽两端均开设有贯穿外壳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侧壁的透气孔处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水帽。
优选的,所述外壳表面安装有可拆卸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只有两个安装板与装置接触,相比传统的转接器背部直接安装在装置上,大大的减小了转接器与装置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外壳与装置之间的热传递,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与装置之间存在间隙,外壳背部的通孔可以加速外壳内部空气的流动,从而起到对外壳内部转接元件的散热效率。不仅解决了传统的转换器安装方式容易造成转换器内部高温的问题,还提高了转换器的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固定后,通过转动螺纹杆即可实现随意调整外壳与装置之间的间距,以便于将转接器两端的安装口安装装置连接头。
3.本实用新型中,将安装板长度设计成小于外壳的长度,可以避免安装板突出位置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同时,外壳四角设置的与安装孔同轴的通孔,即方便对安装板两端安装孔内的固定件进行拆除,又提高了转接器的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侧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极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极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93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锭铸粒机
- 下一篇:一种TF卡连续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