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菌棒培养车间的送风系统及菌棒培养车间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280596.3 | 申请日: | 2021-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0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军;王帅;王彦玲;张晨光;曹红竹;李大港;姚金林;罗民;吴昊飞;孟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8/69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魏笑 |
| 地址: | 067500 河北省承德***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培养 车间 送风 系统 | ||
1.用于菌棒培养车间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压室,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负压风机,位于所述负压室内,所述负压风机具有第二进风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杀菌灯,为若干个,每一个所述杀菌灯均设在所述负压室的内壁面上;
风机过滤机组,适于设在菌棒培养车间内,所述风机过滤机组具有第三进风口,以及朝向菌棒培养车间的第三出风口;
通风管道,具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的进口,以及与所述第三进风口连通的出口;以及
除湿装置,设在所述通风管道上,所述除湿装置适于分离所述通风管道内的空气的水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菌棒培养车间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负压室相对的两个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菌棒培养车间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孔壁上可拆卸地设有过滤部,所述过滤部上设有若干过气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菌棒培养车间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为筒状结构,且所述过滤部的开口朝向所述负压室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菌棒培养车间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的开口端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具有与所述负压室的外壁面接触的连接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菌棒培养车间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间隔设有若干导风板,每一个所述导风板均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相邻所述导风板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负压室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若干所述导风板之间形成弯曲的导风通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菌棒培养车间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分离箱和加热组件,所述分离箱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分离箱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与所述通风管道连通,所述分离箱的内部设有若干冷凝板;所述加热组件设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的通风管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菌棒培养车间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缠绕在所述通风管道上的加热丝;送风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丝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风机过滤机组的第三出风口;
其中,在所述第三出风口的温度超过预设值后,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并控制所述加热丝停止加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菌棒培养车间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杀菌灯均匀布置在所述负压室的内壁面上。
10.一种菌棒培养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05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气门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电子系统设计实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