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48362.0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44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龙;柴宏伟;于军;宋佳;张亚楠;赵永斌;代银;杨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龙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F24D19/00;F16M1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隆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8318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力 热能 动力 循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泵,包括循环泵主体、升降组件、热水管和保温组件,所述循环泵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循环泵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组件,所述循环泵主体的两侧均通过法兰安装有热水管,所述升降组件包括L型安装板、升降螺杆、支撑板、第一定位柱、升降架、第二定位柱、定位板、固定块、调节螺母和升降板,该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泵,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在使用时,可以对循环泵主体的高度进行自由调节,满足了不同高度的安装要求,对循环泵主体达到了良好的固定效果,提升了运行平稳性,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对循环泵主体进行保温,避免了热量的大量损失,节省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力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泵。
背景技术
热力站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热网与用户的连接站,其作用是根据热网工况和用户的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将热网输送的供热介质加以调节、转换,向用户系统分配,以满足用户需要,并集中计量、检测供热介质的数量和参数。
热力站对供热介质的调节工作中,需要用到热能动力循环泵,进行加压降压操作,现有的热能动力循环泵,由于管道高度不一致,在安装过程中难以对泵体进行良好的固定,运行平稳性差,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热能动力循环泵,在工作时会将热水的热量散发出,难以像管道一样包覆保温材料,造成热量的损失浪费,因此,设计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泵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泵,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在使用时,可以对循环泵主体的高度进行自由调节,安装过程中适应了高度不一致的管道,对循环泵主体达到了良好的固定,提升了运行平稳性,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对循环泵主体进行保温,避免了热量的大量损失,节省了能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泵,包括循环泵主体、升降组件、热水管和保温组件,所述循环泵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循环泵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组件,所述循环泵主体的两侧均通过法兰安装有热水管;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L型安装板、升降螺杆、支撑板、第一定位柱、升降架、第二定位柱、定位板、固定块、调节螺母和升降板,所述循环泵主体的底部端面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L型安装板,所述L型安装板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的内侧端面底部通过焊接分别安装有第二定位柱与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端面通过焊接安装有升降架,且升降架的顶部端面中央插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架的内壁通过焊接安装有固定块,且升降螺杆的底部一端穿过固定块与外界连通,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调节螺母,且调节螺母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分别与升降架的顶部内壁与固定块的顶部端面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组件包括第一保温壳、第二保温壳、安装耳板、紧固螺栓和第三定位柱,所述循环泵主体的外侧贴合安装有第一保温壳与第二保温壳,且第一保温壳与第二保温壳的顶部外壁均通过焊接安装有安装耳板,两个所述安装耳板的相邻端面贴合连接,且两个安装耳板的内壁设置有紧固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保温壳的内侧端面底部通过焊接安装有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一保温壳的内侧端面对应第三定位柱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三定位孔,且第三定位柱的外壁与第三定位孔的内壁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安装板的底部端面通过焊接安装有第一定位柱,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端面开设有第一定位孔,且第一定位柱的外壁与第一定位孔的内壁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板的外侧端面对应第二定位柱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孔,且第二定位柱的外壁与第二定位孔的内壁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螺杆的顶部一端通过焊接安装有升降板,且升降板的一侧端面与相邻的L型安装板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龙,未经李长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8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整形用鼻尖成形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皮带机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