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炉内壁温连续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08594.3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成焕祥;柯年凯;熊锋;段熹;洪峰;周永刚;李培;施子福;董瑀非;程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黄石热电分公司;浙江大学;安第(北京)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M11/04 | 分类号: | F23M11/04;F23M5/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锅炉 炉膛 水冷 壁炉 内壁 连续 监测 装置 | ||
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炉内壁温连续监测装置。目前由于锅炉炉内高温高灰的恶劣环境,现一般采用在炉外监测水冷壁中间集箱进口初的水冷壁壁温侧面反映炉内水冷壁壁温的偏差状况,与炉内真实的水冷壁壁温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在炉内安装了少量的壁温测点,高温高灰环境下使用寿命及测量精度均无法保证。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集热块(2)和铠装热电偶(5),集热块安装在炉膛水冷壁(1)表面,集热块内部设置有铠装热电偶,炉膛水冷壁包括多个水冷壁管(101)以及连接相邻水冷壁管的鳍片(102),集热块的内弧面(203)紧密贴合在炉膛内侧的水冷壁管外壁上,集热块的周向端部(206)与鳍片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用于监测锅炉炉膛水冷壁炉内壁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炉内壁温连续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电厂燃煤机组迅速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额定发电功率在600MW以上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逐渐成为目前燃煤机组的主导方向。然而随着锅炉容量及参数的提高,特别是蒸汽参数的提高,锅炉炉膛上部水冷壁及过热器的超温漏爆问题更加突出,一方面在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中,由于锅炉的大容量化,烟气温度、流速沿烟道宽度和高度方向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蒸汽沿各管间流量分配的不均匀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使得水冷壁及过热器管道容易产生局部热偏差并长期处于超温或是服役条件恶化的状态,严重时会导致水冷壁或过热器管道失效。
另一方面,由于超(超)临界机组调峰需要频繁的负荷调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燃煤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当变负荷运行时,可能出现给水控制系统、燃料控制系统等调节配合不协调的情况,进而出现燃烧波动、水动力不稳或炉膛本身的结构等原因引起的水冷壁受热不均或者局部热负荷过高,造成局部水冷壁壁温超温。
因此,炉内水冷壁壁温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锅炉炉内高温高灰的恶劣环境,当前各电厂一般采用在炉外监测水冷壁中间集箱进口处的水冷壁壁温,侧面反映炉内水冷壁壁温的偏差状况,与炉内真实的水冷壁壁温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部分电厂在炉内安装了少量的壁温测点,但在高温高灰环境下使用寿命及测量精度均无法保证。因此亟需一种电站锅炉炉内水冷壁壁温连续监测装置,旨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基础上延长使用寿命,从而长周期连续监测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的壁温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炉内壁温连续监测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炉内壁温连续监测装置,其组成包括:集热块和铠装热电偶,所述集热块安装在炉膛水冷壁表面,集热块内部设置有铠装热电偶,所述炉膛水冷壁包括多个水冷壁管以及连接相邻水冷壁管的鳍片,所述集热块的内弧面紧密贴合在炉膛内侧的水冷壁管外壁上,集热块的周向端部与鳍片焊接固定,所述集热块内设有轴向的预留孔,所述铠装热电偶的测量端伸入预留孔内部固定,铠装热电偶的伸出端紧贴水冷壁管,通过鳍片上的通孔引出炉外,接入温度采集系统,所述铠装热电偶紧贴水冷壁管的部分覆盖有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与鳍片焊接固定。
所述的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炉内壁温连续监测装置,所述集热块的厚度为8 mm-12mm,所述铠装热电偶的外径为4 mm-8 mm,所述预留孔的孔深为集热块高度的1/2-2/3,预留孔的孔径略大于铠装热电偶的外径。
所述的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炉内壁温连续监测装置,所述集热块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弧长为圆周长的1/4,下半部分弧长与水冷壁外侧弧长一致,集热块下半部分的周向端部与鳍片焊接固定,集热块上半部分的周向两侧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螺纹孔配合固定铠装热电偶。
所述的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炉内壁温连续监测装置,所述保护盖板上预留有槽道,所述槽道为深度等于铠装热电偶直径,弧度贴合铠装热电偶外表面。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黄石热电分公司;浙江大学;安第(北京)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黄石热电分公司;浙江大学;安第(北京)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085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