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浸焊固定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01749.0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4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金润南;陈声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4 | 分类号: | H01G13/04;H01G11/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恒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88 | 代理人: | 史亮亮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级 电容器 模组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浸焊固定治具,包括固定组件和下压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穿设超级电容器模组,下固定板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开口朝上,下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二通孔位置一一对应,第二通孔与放置槽连通,第二通孔用于穿设超级电容器模组的引线;下压组件设于固定组件的上方,包括压板和多条限位柱,限位柱设于下固定板上,限位柱从下至上延伸,压板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多个第三通孔与多条限位柱位置一一对应,压板用于将超级电容器模组压紧在下固定板。将多个超级电容器模组一次性固定好之后可以直接焊接,提高了焊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级电容器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浸焊固定治具。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储能器件,其具有效率极高、高电流容量、电压范围宽、使用温度范围广、回卷使用寿命长、工作寿命长、免维护易保养、整合简单、底成本等优越的特性。但由于超级电容器单体工作电压不高,一般只有1V-4V,而在实际应用中常需要6V、8V、16V、48V或更高的电压才能满足某些设备的使用。这些设备多数为风力发电、汽车HEV、军用启动电源及微电网设备等,为了满足这些设备的使用要求,超级电容器模组就应运而生了。
超级电容模组就是将两个或以上的超级电容器单体串联,配合电压均衡和放电稳压系统,用铝合金外壳组合而成的一个新型能量包。现有超级电容器模组的焊接工艺流程分为五个步骤;一,将完成套管的超级电容器单体插进PCB板;二,把插件完成待焊接的超容模组放进相应的固定治具内;三,手工压紧PCB板与单体的接触端对两侧引线端进行点焊;四,用斜口钳把完成点焊的超级电容器模组对其中间引出的两根导针以PCB板平面端为基准对应工艺要求进行平剪;五,把平剪完成的单列模组用焊枪对其平剪端进行点焊。而采用现有焊接模式完成单列模组焊接的过程需要时间约180s,效率偏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有一种提高焊接效率且稳定的工具以解决焊接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浸焊固定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超级电容器模组与PCB板焊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浸焊固定治具,包括固定组件和下压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穿设超级电容器,下固定板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开口朝上,下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二通孔位置一一对应,第二通孔与放置槽连通,第二通孔用于穿设超级电容器的引线;下压组件设于固定组件的上方,下压组件包括压板和限位组件,压板用于将超级电容器压紧在下固定板,限位组件用于限制压板的水平位置。
制作超级电容器模组的过程中,需要将两个甚至更多的超级电容器单体通过PCB板串联或并联起来。将PCB板放置在下固定板的放置槽内,PCB板上设置有多个引线孔,引线孔和超级电容器的引线是一一对应的。PCB板设置在放置槽内后,引线孔与第二通孔位置对应。将上固定板放在放置槽内,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夹住PCB板。此时可以安装超级电容器,将超级电容器的引线穿设在第二通孔和引线孔内,超级电容器的引线穿过引线孔后又穿过第二通孔,超级电容器的主体穿设在第一通孔内。最后将压板沿着限位柱往下压,将超级电容器压紧在下固定板上,超级电容器就成功被固定在该固定治具里,超级电容器的不同单体通过PCB板上的线路连接形成超级电容器模组。安装好超级电容器的固定治具可以直接被放入焊锡炉内进行相应的浸焊处理。
该超级电容器模组浸焊固定治具可以代替原来的手工固定方式,将多个超级电容器一次性固定好之后可以直接进行焊接,提高了焊接的效率。除此之外,该超级电容器模组浸焊固定治具可以安装不同长度的超级电容器,在需要对不同长度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固定时,不需要更换治具,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01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