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72525.1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7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储旭;姜珊;陈三玲;晁小娇;田建磊;靳龙燕;李俊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众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气管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气管插管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使充气时有可能会对套囊过量充气,也不会造成套囊的破裂和气管的损伤,从而降低了使用风险,从而增强实用性的双腔支气管插管;包括支气管插管本体,支气管插管本体设置有左导气管和右导气管,左导气管与右导气管底部区域相连接,左导气管底部区域设置有第一套囊,左导气管与右导气管连接区域底部区域设置有第二套囊,支气管插管本体顶部区域设置有两组充气管,两组充气管分别与第一套囊和第二套囊连通连接;包括两组空心球、两组滑板、两组第一磁铁和两组第二磁铁,两组充气管分别与两组空心球连通连接,两组空心球顶部均连通设置有连接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气管插管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双腔支气管插管是一种建立人工气道的医疗器械,通过该产品使人体与呼吸机之间建立一个通道。它属于一种单侧肺通气工具,可置于左或右主支气管,实施单肺隔离和单肺通气。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手术时,需要给患者注射肌松药物,导致患者无法自主呼吸,因此需要快速的插入导管,避免造成窒息,双腔支气管插管是一种用于医疗上的支气管插管,其在医疗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现有的双腔支气管插管包括支气管插管本体,支气管插管本体设置有左导气管和右导气管,左导气管与右导气管底部区域相连接,左导气管底部区域设置有第一套囊,左导气管与右导气管连接区域底部区域设置有第二套囊,支气管插管本体顶部区域设置有两组充气管,两组充气管分别与第一套囊和第二套囊连通连接;现有的双腔支气管使用时,将其插入到气管中,然后通过充气管对套囊进行充气;现有的双腔支气管插管使用中发现,由于充气时有可能会对套囊过量充气,从而造成套囊的破裂和气管的损伤,从而增加了使用风险,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使充气时有可能会对套囊过量充气,也不会造成套囊的破裂和气管的损伤,从而降低了使用风险,从而增强实用性的双腔支气管插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包括支气管插管本体,支气管插管本体设置有左导气管和右导气管,左导气管与右导气管底部区域相连接,左导气管底部区域设置有第一套囊,左导气管与右导气管连接区域底部区域设置有第二套囊,支气管插管本体顶部区域设置有两组充气管,两组充气管分别与第一套囊和第二套囊连通连接;包括两组空心球、两组滑板、两组第一磁铁和两组第二磁铁,两组充气管分别与两组空心球连通连接,两组空心球顶部均连通设置有连接管,两组连接管内均设置有连接环,两组滑板底端分别与两组连接环顶端紧贴,两组滑板底端均设置有第一环形槽,两组连接环顶端均设置有第二环形槽,两组第一磁铁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一环形槽内,两组第二磁铁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环形槽内,两组第一磁铁分别与两组第二磁铁紧贴,两组连接管均连通设置有两组排气孔,两组连接管内中上部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挡环,两组滑板分别与两组连接管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还包括两组密封垫,两组连接环顶端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三环形槽,两组密封垫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三环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还包括第一无菌支撑物和第二无菌支撑物,第一无菌支撑物与左导气管内滑动连接,第二无菌支撑物与右导气管内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左导气管底端和右导气管底端均设置成弧型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左导气管底端由柔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通过充气管对套囊进行充气时,由于充气管内压力会增大,从而空心球内气压增大,从而滑板受到的推力增大,当压力到达一定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力不足以吸附,从而推动滑板移动,从而多余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气孔排出,这时在通过充气管进行充气套囊内压力也不会增加,然后关闭充气即可,从而完成充气,从而提供一种即使充气时有可能会对套囊过量充气,也不会造成套囊的破裂和气管的损伤,从而降低了使用风险,从而增强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众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众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72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污阀及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医学教学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