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工程用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43569.1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6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丁王飞;周凤梅;钟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31/00;F21V21/02;F21V23/00;F21V15/01;F21V17/12;F21V17/16;F21W131/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周俊华 |
地址: | 40007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工程 照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用照明装置,涉及隧道工程照明技术领域,其中机体的顶端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灯具,且机体靠前一端固定连接控制面板,所述机体的侧端固定连接电源线,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机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底座、橡胶垫、侧护板、夹紧组件、凹槽、支板、连接块和固定螺栓,其中支撑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将应急照明灯固定在指定位置处,使其与墙壁之间具有间距,墙壁返潮并不能对机体造成影响,同时处于支撑组件的限制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且不与墙壁直接连接,在安装和拆卸时均较为省力,同时在应急照明灯出现问题时,直接更换效率极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工程用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长的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在隧道施工和日常使用过程中均需要使用到专用的照明设备,且为了防止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没有照明设备,需要常备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是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能有效地照明和显示疏散通道,或能持续照明而不间断工作的一类灯具。广泛用于公共场所和不能间断照明的地方。
目前的应急照明灯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墙壁高处位置处,其外表面直接与墙壁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墙壁的影响,应急照明灯的外表面结构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同时墙壁返潮,水汽会通过墙壁进入设备内,进而提高了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工程用照明装置,解决了上述提到的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工程用照明装置,包括灯具、机体、控制面板、电源线,其中机体的顶端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灯具,且机体靠前一端固定连接控制面板,所述机体的侧端固定连接电源线,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机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底座、橡胶垫、侧护板、夹紧组件、凹槽、支板、连接块和固定螺栓,其中支撑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顶端开设凹槽,且橡胶垫的顶端四周位置处均固定连接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与橡胶垫相背一端固定连接夹紧组件,所述支撑底座靠后一端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支板,所述支板与支撑底座相背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前一端两侧均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侧护板的侧端与机体的侧端相贴合,所述橡胶垫的侧端与支撑底座的侧端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底端所处高度与连接块的底端所处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灯具靠后一端和连接块靠前一端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板和支撑底座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有压缩弹簧、突出块、压板和磨砂垫,其中压板在靠近侧护板一端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压缩弹簧,且压板在靠近侧护板一端固定连接均匀分布的磨砂垫,所述压板靠外一侧固定连接突出块。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与压板相背一端和侧护板固定连接,所述突出块的顶端与压板的顶端相持平。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工程用照明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工程用照明装置,支撑组件将应急照明灯固定在指定位置处,使其与墙壁之间具有间距,墙壁返潮并不能对机体造成影响,同时处于支撑组件的限制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且不与墙壁直接连接,在安装和拆卸时均较为省力,同时在应急照明灯出现问题时,直接更换效率极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工程用照明装置,增强了支撑组件对机体的限制能力,使其在支撑组件内更加的稳定,同时压板的底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磨砂垫,磨砂垫一方面起到加强与机体摩擦力的作用,同时本身具有弹性可在与机体接触时起到一定缓冲作用,突出块则提供了固定的握持位置,方便带动压板向上或向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3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油液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结晶物料表面水分去除用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