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喂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9741.6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韦碧珍;韦柳青;李爱美;罗利华;梁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凡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7 | 代理人: | 马丽萍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喂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喂食器,包括筒主体,与筒主体可拆转连接的注射头、处于筒主体内且与筒主体滑动密封连接的塞体、以及与塞体可拆装连接的注射杆;所述塞体与筒主体可拆装连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通过将注射头、塞体和注射杆拆卸后进行清洗,在使用时重新组装,能高效对喂食器进行清洁,使得喂食器能多次重复使用,从而减少浪费,降低治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喂食器。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在心血管科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喂食器,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喂饭(流食),目前,常采用护士或家属推喂的形式对患者喂饭;具体的,护士或家属通过注射筒吸入流食后,再将处于注射筒内的流食通过注射的形式对患者喂食;流食具有营养物质,且容易粘黏于注射筒内,因注射筒难以清洗,导致细菌滋生,致使注射筒成为一次性用品,仅在一次喂食后就要更换,造成大量的浪费。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喂食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喂食器,包括筒主体,与筒主体可拆转连接的注射头、处于筒主体内且与筒主体滑动密封连接的塞体、以及与塞体可拆装连接的注射杆;所述塞体与筒主体可拆装连接。
所述注射头包括支撑部和处于支撑部上注射嘴;所述筒主体包括对支撑部进行限位的限位台阶。
所述喂食器还包括与筒主体的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限位卡环;所述第一限位卡环包括与筒主体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对支撑部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段。
所述喂食器还包括与筒主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二限位卡环;所述第二限位卡环包括与筒主体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和塞体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段。
所述喂食器还包括设置于塞体的圆周面上的密封槽和安装于密封槽内的密封圈。
所述塞体包括朝向筒主体内的第一端面和与第一端面朝向相反的第二端面;所述塞体由第二端面至第一端面逐渐变小。
所述塞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塞体由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塞体还包括处于第二端面上的连接孔。
所述塞体通过连接孔于注射杆螺纹连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喂食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通过将注射头、塞体和注射杆拆卸后进行清洗,在使用时重新组装,能高效对喂食器进行清洁,使得喂食器能多次重复使用,从而减少浪费,降低治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区域放大图;
图中:
筒主体1;注射头2;塞体3;支撑部21;注射嘴22;限位台阶11;第一限位卡环4;第一连接段41;第一限位段42;第二限位卡环5;第二连接段51;第二限位段52;密封圈6;第一端面31;第二端面32;连接孔3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97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松紧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用于水仙花杂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