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枢纽器、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8680.1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君;王康;李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M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驷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05 | 代理人: | 于秀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枢纽 支撑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枢纽器、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枢纽器包括:第一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第二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齿轮的齿轮轴和第四齿轮的齿轮轴远离彼此的端部向外延伸分别形成第一轴心和第二轴心;连接件,具有相互连接的套设部和安装部,套设部套设于第一轴心和/或第二轴心上,第一轴心和/或第二轴心可在套设部的轴孔内转动;第一轴心转动,依次驱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二轴心转动,且第一轴心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轴心的转动速度。本实用新型中的枢纽器能够防止电子设备后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枢纽器、一种支撑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也即只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一般具有较大的显示触摸屏,可以让用户直接触控操控,无需使用鼠标等外接装置。而当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办公或者完游戏时,仍然需要键盘以提高使用便利性,此时,一般通过将移动终端和键盘可拆卸的连接至一枢纽器上,使二者可以旋转叠合或者打开至一定角度。但是,由于此情形下键盘为基体,集合了主机和屏幕的移动终端为转动部件,因而,转动部件的重量超出了基体的重量,在转动部件相对基体转动至较大角度时,基体将无法独立完成对转动部件的有效支撑,整个装置会出现后倒的问题,影响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连接至枢纽器的旋转部件和基体,若旋转部件的重量超出基体的重量,会在转动部件相对基体转动至较大角度时出现后倒的情况,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枢纽器,包括:第一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第二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齿轮的齿轮轴和第四齿轮的齿轮轴远离彼此的端部向外延伸分别形成第一轴心和第二轴心;连接件,具有相互连接的套设部和安装部,套设部套设于第一轴心和/或第二轴心上,第一轴心和/ 或第二轴心可在套设部的轴孔内转动;第一轴心转动,依次驱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二轴心转动,且第一轴心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轴心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地,第一齿轮的外壁面包括具有齿轮结构的啮合部和具有圆周面的脱齿部;第一轴心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第二轴心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一齿轮靠近第二齿轮的外壁面从啮合部切换为脱齿部,第一轴心转动仅驱动第一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齿轮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的第一限位轮,第一限位轮的外壁面具有第一圆周部和第二圆周部,且第一圆周部的半径小于第二圆周部的半径;第二齿轮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的第二限位轮,第二限位轮与第一限位轮对应设置,且第二限位轮的外壁面具有第三圆周部和第一圆弧槽;第一齿轮靠近第二齿轮的外壁面从啮合部切换为脱齿部时,第一限位轮靠近第二限位轮的外壁面从第一圆周部切换为第二圆周部,第二限位轮靠近第一限位轮的外壁面从第三圆周部切换为第一圆弧槽,第二圆周部和第一圆弧槽相配合,限制第二齿轮的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轮的外壁面的第一圆周部和第二圆周部的切换位置处,还设置有一弧凸部,且弧凸部的尖端延伸至第一齿轮的齿顶外;第二限位轮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与弧凸部相对应的第二圆弧槽。
进一步地,第二轴心位于套设部的轴孔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套设部的轴孔内设置有与第一限位件相对应的第二限位件,第二轴心旋转至第三预设角度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相抵接,限制第二轴心的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轴心位于套设部的轴孔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限位件,套设部的轴孔内设置有与第三限位件相对应的第四限位件,第一轴心旋转至第四预设角度时,第三限位件与第四限位件相抵接,限制第一轴心的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轴心和/第二轴心上还设置有扭力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8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二极管的旋转涂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主动降噪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