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腐蚀油管井下打捞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8643.0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7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相杰;吉庆华;李金洪;余用民;卢来生;石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6 | 分类号: | E21B31/16;E21B31/18;E21B3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郑英飞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油管 井下 打捞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打捞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腐蚀油管井下打捞工具,打捞工具包括筒体,还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布置的造扣打捞部分、夹紧支撑部分和碎片收纳打捞部分;所述造扣打捞部分包括锥形螺纹打捞体,锥形螺纹打捞体具有锥形公扣;夹紧支撑部分包括设于筒体上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沿周向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滑槽,各滑槽内均滑动装配有弧形打捞牙块,所述弧形打捞牙块具有用于夹紧腐蚀油管的弧形牙面,所述滑槽由上向下且背向筒体中心倾斜布置;碎片收纳打捞部分包括沿周向间隔排布的至少两个弹性收纳齿,上端朝筒体的中心位置倾斜延伸,各弹性收纳齿的上端可朝筒体内壁所在的方向摆动以避让腐蚀油管,也可弹性回摆以阻挡腐蚀油管掉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打捞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腐蚀油管井下打捞工具。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因井下地层流体含酸、碱、硫化氢等腐蚀物,对采油、采气、注水井的井下生产管柱造成腐蚀,严重的会出现生产中断、环境污染等灾害。为恢复生产、保障安全、防止环境污染,需要捞出井下腐蚀的油管及附件。
现有的油管打捞工具主要有造扣打捞工具、滑块打捞工具和外捞工具等,造扣打捞工具通过在油管上造扣完成与油管的相连,进而将油管打捞出,但是对于腐蚀严重的油管来说,无法进行造扣,或者造扣后会使腐蚀油管失去刚性和韧性,易形成碎屑,无法有效大段打捞。滑块打捞工具通过上下倾斜滑动的牙块来撑紧油管,实现与油管的相对固定,完成打捞,但是对于腐蚀严重的油管来说,牙块打捞时会接触到腐蚀油管的腐蚀层,导致腐蚀层脱落,使滑块无法抓牢油管内壁,而且牙块撑紧油管时易使油管失去刚性和韧性,易涨破油管壁,使打捞失败。对于卡瓦捞筒、螺旋捞筒或篮式捞筒等外捞工具来说,打捞牙易被腐蚀层充填,对腐蚀油管外壁打滑,造成打捞失败。目前的油管打捞工具均无法实现对腐蚀油管的可靠打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腐蚀油管可靠打捞的腐蚀油管井下打捞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腐蚀油管井下打捞工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腐蚀油管井下打捞工具,包括筒体,筒体上端设有上接头,上接头用于与钻杆相连;筒体上由上向下依次布置的造扣打捞部分、夹紧支撑部分和碎片收纳打捞部分;
所述造扣打捞部分包括设于筒体上端的锥形螺纹打捞体,锥形螺纹打捞体具有位于筒体内的锥形公扣,以在腐蚀油管的内壁上造扣打捞;
所述夹紧支撑部分包括设于筒体上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沿周向间隔排布有至少两个滑槽,各滑槽内均滑动装配有弧形打捞牙块,所述弧形打捞牙块具有用于夹紧腐蚀油管的弧形牙面,所述滑槽由上向下且背向筒体中心倾斜布置,各弧形打捞牙块用于配合夹紧腐蚀油管;
所述碎片收纳打捞部分包括沿周向间隔排布的至少两个弹性收纳齿,所述弹性收纳齿的下端设于筒体上,上端朝筒体的中心位置倾斜延伸,各弹性收纳齿的上端可朝筒体内壁所在的方向摆动以避让腐蚀油管,以使腐蚀油管进入弹性收纳齿的上方,也可弹性回摆以阻挡腐蚀油管掉落。
有益效果:夹紧支撑部件中各弧形打捞牙块能够配合夹紧腐蚀油管,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涨紧固定的方式而言,腐蚀油管不易被破坏,保持自身的刚性和韧性。通过夹紧支撑部件与造扣打捞部分的配合能够形成上下合力,保证腐蚀油管能够被可靠地打捞。在打捞过程中,若腐蚀油管的腐蚀程度较严重,无法进行造扣和夹紧支撑,则用碎片收纳打捞部分中的弹性收纳齿进行支撑而防止掉落;若腐蚀油管的腐蚀程度不严重,且有外台阶,也可以用弹性收纳齿进行支撑;若腐蚀油管的腐蚀程度不严重,且没有外台阶,则用造扣打捞和夹紧打捞配合,而弹性收纳齿防止腐蚀油管在被打捞上提过程中掉落的碎块重新掉入井内。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多处不同的打捞部分,能够根据腐蚀油管的实际情况进行打捞,避免落空,提高打捞效率。
优选地,所述锥形螺纹打捞体设有上下贯通的内孔,以供液体通过。设置内孔后,方便打捞之前对落物鱼顶进行反循环清洗。
优选地,所述锥形螺纹打捞体与所述上接头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8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溢流油管阀
- 下一篇:一种正循环冲砂施工用连续冲砂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