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精神科护理上臂约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7558.2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37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闫海燕;仇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海燕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精神科 护理 上臂 约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精神科护理上臂约束装置,包括上臂护理架和旋转机构,所述上臂护理架的下方两侧均安装有保护机构,且上臂护理架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的外壁焊接有第一卡扣,且第一卡扣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旋转机构均安装在上臂护理架的上方,且旋转机构的内壁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宽度调节机构,同时配合将第一卡扣固定在第一卡槽的内壁当中,这样对于两臂的相应松紧程度进行调节,这样方便根据两臂的宽度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神科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精神科护理上臂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精神科涉及到的疾病主要以精神病为主,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它包括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等,目前精神科护理上臂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约束装置。
但是目前使用的约束装置,不易根据臂宽进行调节,在位置不会产生保护,在进行约束的时候,不易对于不同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精神科护理上臂约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约束装置,不易根据臂宽进行调节,在位置不会产生保护,在进行约束的时候,不易对于不同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精神科护理上臂约束装置,包括上臂护理架和旋转机构,所述上臂护理架的下方两侧均安装有保护机构,且上臂护理架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的外壁焊接有第一卡扣,且第一卡扣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旋转机构均安装在上臂护理架的上方,且旋转机构的内壁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壁安装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的外壁固定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外壁焊接有第二卡扣,且第二卡扣的外壁开设有第三卡槽。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护理罩、限位环和第一定位杆,所述护理罩安装在上臂护理架的外壁下方,且护理罩的外壁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壁固定有第一定位杆。
优选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定位块、第一转轴和松紧布,所述定位块均安装在上臂护理架的外壁两侧,且定位块的内壁固定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外壁安装有松紧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通过第一卡槽与宽度调节机构卡合连接,且第一卡扣在宽度调节机构上呈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定位杆、第二转轴、缓冲棉、护肩装置、卡块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定位杆均安装在上臂护理架的上方两侧,且第二定位杆的内壁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有缓冲棉,且缓冲棉的内壁固定有护肩装置,所述护肩装置的外壁焊接有卡块,且卡块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滑槽与固定块滑动连接,且连接块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扣通过第三卡槽与固定块卡合连接,且第三卡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卡扣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医用精神科护理上臂约束装置,通过设置宽度调节机构,同时配合将第一卡扣固定在第一卡槽的内壁当中,这样对于两臂的相应松紧程度进行调节,这样方便根据两臂的宽度进行调节;
2、该医用精神科护理上臂约束装置,通过设置旋转机构,这样对于上肩进行固定,同时对于上肩的突出位置进行保护,旋转臂护理架使其与旋转机构相连接,这样可以方便的对于上臂进行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海燕,未经闫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7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