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支撑结合挡土结构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1474.8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7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垂育;李兰英;林强;朱修君;吴琰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12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结合 结构 基坑 支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支撑结合挡土结构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腔分别卡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基座的顶部栓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栓接有定位柱。该实用新型支撑机构,通过设置活动杆和活动座的配合可对第一挡板提供支撑作用,防止第一挡板两侧受力挤压导致基坑变形,通过设置丝杆加强了活动座的限位效果,避免了活动座发生偏移,增强了活动座与第一挡板之间的支撑力,通过第一支撑柱的配合,可对基坑的顶部提供支撑,通过螺纹套对丝杆起到限位作用,从而能够使基坑支护机构达到支撑作用,同时便于使用者的安装,简化了安装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支撑结合挡土结构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的非常迅速,修建建筑物的首要就是从挖基坑开始。
随着基坑的深挖,使用者会对基坑周围设置基坑支护对基坑提供保护措施,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安装步骤过于繁琐,会使基坑内支撑结构体积变大,同时浪费使用者安装的时间,太过于繁琐的结构易导致使用者安装时频繁出错,会使支护结构存在安全隐患,造成支护结构不够稳定,降低了对基坑的防护支撑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内支撑结合挡土结构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支撑结合挡土结构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在对基坑提供支撑的作用下简化了支护机构的安装步骤,避免了使用者安装出错,提高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支撑结合挡土结构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腔分别卡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基座的顶部栓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栓接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挡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柱使基坑的支护装置有支撑点,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将基坑的四周进行隔离,防止基坑塌陷。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活动杆,四个所述活动杆设置于固定座两侧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活动杆远离固定座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外侧与第一挡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座的顶部栓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侧栓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两侧贯穿定位柱并与第一挡板相向一侧的顶部栓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活动杆和活动座的配合可对第一挡板提供支撑作用,防止第一挡板两侧受力挤压导致基坑变形,通过设置丝杆加强了活动座的限位效果,避免了活动座发生偏移,增强了活动座与第一挡板之间的支撑力,通过第一支撑柱的配合,可对基坑的顶部提供支撑,通过螺纹套对丝杆起到限位作用,从而能够使基坑支护机构达到支撑作用,同时便于使用者的安装,简化了安装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两侧栓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远离固定座的一侧与第一挡板相向一侧的底部栓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板的配合能够对第一挡板的底部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支护装置对基层坑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活动座配合使用的滑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的配合,可对活动座提供限位滑动,防止活动座受到外力施压时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表面卡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的两侧均与第一挡板相向的一侧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14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建筑模型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