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运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29596.3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2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龙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2;B65F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南华渝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0270 | 代理人: | 郭桂林 |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运 | ||
为了解决现有建筑垃圾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运桶,包括桶体和提手;所述提手呈为中部具有开口的U形架,包括竖臂和斜臂;提手两侧与桶体转动连接;提手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在本申请中,通过桶体、提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组成的装运桶,整体结构简单,在翻转过程中倾倒桶内垃圾时,桶体开口处也无遮挡物,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增强装运桶的承载力,保证装运桶整体强度,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产品和工业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装运工业垃圾的装运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环保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桶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都处于一个建设高潮期,而在建设施工现场,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以及现有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也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垃圾现有的建筑用垃圾或工业垃圾处理装置在进行垃圾清理时,需要将建筑垃圾从垃圾桶里转运到垃圾车上,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021494238.1所公开的一种建筑用垃圾桶,其在垃圾桶的上部设置转轮,并且配合有太阳能供电系统;这种垃圾桶不仅结构复杂,并且太阳能供电系统位于垃圾桶开口上部,在翻倒垃圾的过程中影响建筑垃圾的顺利倒出,存在费时、费力的现象。
因此,如何简化垃圾桶的操作难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建筑垃圾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运桶,其目的在于简化垃圾桶结构,提高倾倒垃圾桶内垃圾时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运桶,包括桶体和提手;所述提手呈为中部具有开口的U形架,包括竖臂和斜臂;提手两侧与桶体转动连接;提手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本申请在实际使用中,桶体采用常规垃圾桶结构,例如可选择为圆柱形或圆锥形桶体,上端呈开口状;提手可选择为通过圆钢折弯而成的U形结构,包括位于两侧的竖臂,以及连接两侧竖臂的斜臂;两侧竖臂构成的开口与桶体相对应,位于桶臂外侧;两侧竖臂下端与桶体转动连接;使用时以斜臂为支撑点,能够转运建筑垃圾;并且以转动连接处为支点,能够翻转桶体,以此倾倒桶内垃圾。在提手上还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竖臂和斜臂的连接处,通过第一加强筋、竖臂和斜臂合围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提升本申请装运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斜臂顶部具有弯折结构,在弯折处通过焊接等方式设置第二加强筋,以此也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进一步提升本申请装运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中,通过桶体、提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组成的装运桶,整体结构简单,在翻转过程中倾倒桶内垃圾时,桶体开口处也无遮挡物,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增强装运桶的承载力,保证装运桶整体强度,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运桶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运桶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运桶第三视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运桶第四视角示意图;
图中: 110桶体、111第二定位块、120提手、121竖臂、122斜臂、123第一定位套、130固定吊耳、140垫片、150活动吊耳、160第一支撑块、171第一加强筋、172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龙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龙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29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