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多角骨置换假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19676.0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5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渊;胡浩良;田敏涛;方炫量;李苗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30 | 分类号: | A61F2/30;A61F2/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张敏;辜强 |
| 地址: | 31504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多 置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多角骨置换假体,假体包括假体本体,假体本体的桡侧设有贯穿假体本体的通孔,通孔沿假体本体的掌面平行设置,假体本体近舟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假体本体近第一掌骨的一端具有与第一掌骨相贴合的弧形面,本实用新型能部分置换腕部骨关节炎中的部分大多角骨,能很好的保留腕关节结构的稳定,假体与第一掌骨和舟骨之间连接稳定,不易脱落,能防止第一掌骨沉降,减轻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具有很好的临床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多角骨置换假体。
背景技术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手部骨关节炎发病最多的部位是第一腕掌关节。据统计,50岁以上高达8%的男性和25%的女性患有拇指腕掌关节(Thumbcarpometacarpal,CMC1st)退行性关节炎。CMC1st关节炎影像学表现主要是关节间隙狭窄,边缘骨质硬化和骨质赘生;主要临床表现为第一腕掌关节疼痛、乏力,严重者出现关节半脱位、活动度减少或僵硬,从而引起拇指活动度降低,特别是握力和捏力的下降。
对于上述CMC1st关节炎疾病,当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进行手术干预治疗,根据病情的缓急,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内外对CMC1st关节炎手术方式的研究有很多,主要根据疾病进展的不同时期而定,包括大多角骨部分或完全切除带或不带袢钢板固定,大多角骨部分或完全切除带或不带假关节成型、肌腱填塞、关节置换、关节融合、去细胞基质填充等。
然而,上述手术方式各有缺点:运用硅胶假体填充技术,术后出现关节周围滑膜炎,假体脱落等并发症。CMC1st融合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合失败,术后不愈合率可达13%。此外,老年患者很少存在孤立的第一腕掌关节炎,融合术后有发生舟大小多角骨关节炎的风险。大多角骨切除后遗留下的空隙,为第一掌骨下沉带来潜的隐患,进一步影响术后关节结构的稳定性。另有研究表明大多角骨切除术后可引起舟骨远端不稳定,进而导致继发性的非分离型背侧插入段腕关节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多角骨置换假体,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大多角骨置换假体,所述假体包括假体本体,所述假体本体的桡侧设有贯穿假体本体的通孔,所述通孔沿假体本体的掌面平行设置,假体本体近舟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假体本体近第一掌骨的一端具有与第一掌骨想贴合的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cm。
进一步的,所述假体本体为水凝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为长方体形状,长度为5mm,底面面积大小为4mm*4mm。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设置在假体本体的中心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与假体本体之间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部分置换手部骨关节炎中的部分大多角骨,能很好的保留腕关节结构的稳定,假体与第一掌骨和舟骨之间连接稳定,不易脱落,能防止第一掌骨沉降,减轻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具有很好的临床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大多角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第一掌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假体本体,1.1-通孔,1.2-连接柱,1.3-弧形面,2-大多角骨,3-第一掌骨,4-舟骨,5-安装通道,6-异体肌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六医院,未经宁波市第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19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跌倒的病床保护装置
- 下一篇:水利工程中的输水槽清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