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式回收针状焦切焦水中浮油及粉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16196.9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05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根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博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江洁;赵玉琴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针状 焦切焦 水中 浮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式回收针状焦切焦水中浮油及粉焦的装置,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包括针状焦切焦水澄清箱体、浮油隔板、浮油收集槽、澄清切焦水溢流槽、粉焦收集槽、透水闸板阀、排焦闸板阀、粉焦收集袋、澄清箱体支架和与之相关的物料进出连接口等,含浮油及焦粉的切焦水进入切焦水澄清箱体,通过沉降实现切焦水、粉焦和浮油的分离,浮油由浮油收集槽收集后送至污油系统,粉焦沉淀到澄清箱体底部的粉焦收集槽,分时间段通过切焦水溢流槽出口排水、切焦水澄清箱体切焦水出口排水和切焦水澄清箱体放净口排水排净箱体及粉焦中的含水,再用空气吹干粉焦内的水,打透水闸板阀和排焦闸板阀通过排焦口把粉焦排放至粉焦收集袋运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槽式回收针状焦切焦水中浮油及粉焦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针状焦具有低热膨胀系数、低孔隙度、低硫、低灰分、低金属含量、高导电率及易石墨化等一系列优点。由针状焦制成的石墨制品具有高密度、高强度、高纯度、高结晶度、高导电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低烧蚀性等特点,在国防、冶金和新能源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冶金和新能源汽车工业中的用量最大。在冶金工业中,用针状焦制成的超高功率(U9P)石墨电极可以明显提高冶炼效率,降低电耗和原材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新能源汽车工业中,针状焦是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原料。基于针状焦的广泛用途,近期国内建设了近二十套针状焦生产装置。针状焦生产的工艺路线主要是原料预处理、延迟焦化和煅烧工艺,其中延迟焦化工艺是生产优质针状焦的关键。
用于针状焦生产的延迟焦化工艺通常采用一台加热炉对应两台反应器或两台加热炉对应三台反应器,一台反应器在进料生焦完成后切出进料至另一台反应器,该反应器则在进行冷焦和除焦,交替操作,其中除焦操作是用高压水对反应器内的针状焦进行切割,切焦水、焦炭中的油和焦炭切割破碎产生的针状焦及粉焦从反应器底出口流出。为获取针状焦产品,必须对反应器出口的焦、油、水进行分离,采用沉降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分离针状焦和切焦水,但由于分出的切焦水中含油和含粉焦,为实现切焦水的循环利用,对含油含粉焦的切焦水必须进一步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槽式回收针状焦切焦水中浮油及粉焦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槽式回收针状焦切焦水中浮油及粉焦的装置,实现浮油及粉焦单独回收处理,避免浮油及粉焦掺混到针状焦产品中去影响针状焦的质量或针状焦煅烧装置的平稳操作;减少针状焦切焦水中浮油及粉焦的含量,降低浮油及粉焦对水力除焦设备及除焦操作的不利影响;避免浮油及粉焦对脱水罐内针状焦床层的堵塞,降低针状焦的含水率及粉焦率;回收针状焦切焦水中浮油及粉焦的装置容易实现密闭化,废气集中回收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槽式回收针状焦切焦水中浮油及粉焦的装置,包括针状焦切焦水澄清箱体、浮油隔板、浮油收集槽、澄清切焦水溢流槽、粉焦收集槽、透水闸板阀、排焦闸板阀、粉焦收集袋、澄清箱体支架和与之相关的物料进出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针状焦切焦水澄清箱体为长方体,底面由切焦水入口端向切焦水出口端倾斜,顶面为水平板,顶面板上设置废气出口及检修孔。
优选的,所述浮油隔板为针状焦切焦水澄清箱体中的隔板,隔板上部和顶面板有缝隙,隔板下部和底面板之间设置含粉焦切焦水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浮油收集槽为长方体,浮油收集槽与浮油隔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澄清切焦水溢流槽安装在澄清箱体的切焦水出口侧上部,澄清切焦水溢流槽为长方体。
优选的,所述粉焦收集槽上部为长方体形槽,下部为若干个米斗形箱体,安装在澄清箱体的切焦水出口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透水闸板阀为方形或圆形的阀门,阀板上开有上小下大的锥形孔。
优选的,所述排焦闸板阀为常规的方形或圆形的切断阀,所述粉焦收集袋为下面带支撑及滑轮的帆布或尼龙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博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博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161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源同步驱动拉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氟二苯甲酮合成用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