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性塑料颗粒称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15186.3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1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宇联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G13/02 | 分类号: | G01G13/02;B65G15/30;B65G47/34 |
| 代理公司: | 江苏弘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95 | 代理人: | 倪晓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塑料颗粒 称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性塑料颗粒称量装置,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转辊,存料箱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存料箱上开设有入料口,存料箱上设置有入料板,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送带进行移动,同时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传送带移动,第二传送带移动带动传送板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将称量箱中多余的改性塑料颗粒移动至存料箱位置处,随后借助第一料口以及第二料口,使得改性塑料颗粒能够下落至入料板位置处,随后经入料口进入存料箱中,从而在调整称量器上的塑料颗粒重量的时候,无需工作人员人工拾取转移进行调整,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塑料颗粒称量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高分化合物,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塑料对人类生活起到很大影响,在一些工业上和生活用途中,需要大量的塑料颗粒。
在使用塑料颗粒前,通常需要对改性塑料颗粒的品质进行检测,因此需要对改性塑料颗粒进行称量,选取用于检测的改性塑料颗粒,在对改性塑料颗粒称量时,通常是逐渐增加改性塑料颗粒的量,使其达到目标要求,在逐渐增加改性塑料颗粒量的时候会存在,放置于称量器上的改性塑料颗粒较多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多余的改性塑料颗粒进行分离,通常是人工将多余的改性塑料颗粒取出,工作人员再将多余的改性塑料颗粒倒入存放塑料颗粒的装置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调整位置转移改性塑料颗粒,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支出,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改性塑料颗粒称量装置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在调整称量器上的塑料颗粒重量的时候,无需工作人员人工拾取转移进行调整,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性塑料颗粒称量装置,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转辊;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转辊;
存料箱,所述存料箱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存料箱上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存料箱上设置有入料板,所述入料口与入料板相互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转辊,所述第二驱动转辊上连接有若干支撑杆,两个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空隙为第一料口;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转辊;
所述第一驱动转辊与第一从动转辊外套装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驱动转辊与第二从动转辊外套装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传送板,所述第一传送带与传送板位置相互匹配,所述第二传送带上位于两个相邻传送板之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料口,所述第一料口与第二料口相互匹配,所述入料板位于两层第二传送带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料箱贯通连接有第一导料管,所述第一导料管上抽拉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存料箱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设置于底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利用第一挡板控制流经第一导料管的塑料颗粒的数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称量器,所述称量器上设置有称量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称量器以便对称量箱中的塑料颗粒的重量进行称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称量箱位置与第一导料管相互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宇联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宇联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15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集成灶
- 下一篇:一种地面传输系统分道换向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