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14434.2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5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朱锦程;卢宇;郑浩;山徐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兴福达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48;E02D5/72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董佳佳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地基 沉入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涉及建筑地基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柱体和沉桩头,所述沉桩头设置在混凝土柱体的下端,所述混凝土柱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承压盘、中间承压盘和下承压盘,所述中间承压盘设置在上承压盘和下承压盘之间,所述上承压盘的下方设有纵钢筋,所述纵钢筋的下端依次垂直贯穿中间承压盘并与下承压盘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纵钢筋上设有横钢筋;该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通过将纵钢筋垂直穿设在上承压盘、中间承压盘和下承压盘上,并通过加固件和横钢筋的配合使混凝土柱体等距离分为多段,有效地增加了沉桩时混凝土柱体中间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在混凝土座的下端设置金属头,有效地增加了沉桩头的坚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地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
背景技术
打入桩又叫沉入桩,是靠桩锤的冲击能量将预制桩打入土中,使土被压挤密实,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沉入桩所用的基桩主要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沉入桩的施工方法主要有:锤击沉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静力压桩以及钻孔埋置桩等;
市面上的沉入桩通常使用简单的横钢筋和纵钢筋做成骨架,并浇筑混凝土而成,结构简单,沉桩时的沉入桩容易因承受不住强烈的撞击力而破损,从而影响沉桩质量和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该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通过将纵钢筋垂直穿设在上承压盘、中间承压盘和下承压盘上,并通过加固件和横钢筋的配合使混凝土柱体等距离分为多段,有效地增加了沉桩时混凝土柱体中间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在混凝土座的下端设置金属头,有效地增加了沉桩头的坚固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混凝土柱体和沉桩头,所述沉桩头设置在混凝土柱体的下端,所述混凝土柱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承压盘、中间承压盘和下承压盘,所述中间承压盘设置在上承压盘和下承压盘之间,所述上承压盘的下方设有纵钢筋,所述纵钢筋的下端依次垂直贯穿中间承压盘并与下承压盘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纵钢筋上设有横钢筋,所述上承压盘的下方、中间承压盘的上下两侧和下承压盘的上方均等距离设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套设并焊接在纵钢筋上,所述沉桩头包括金属头和混凝土座,所述金属头固定设置在混凝土座的下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凝土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与下承压盘固定连接,且下端与金属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凝土柱体为空心的圆柱结构,所述上承压盘的上方设有与上承压盘相适配的木塞,所述木塞的下端卡合装配在上承压盘中间的空心位置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间承压盘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中间承压盘等距离分布在上承压盘和下承压盘之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沉桩头呈倒圆锥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固件呈圆台状,所述加固件呈环状等距离分布在上承压盘、中间承压盘和下承压盘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钢筋水平焊接在纵钢筋的外侧,且等距离设置在纵钢筋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沉桩时使用打桩机撞击混凝土柱体的顶端,通过木塞将力传递给混凝土柱体,使混凝土柱体破入土中,由于木塞具有减震作用,使得打桩机在敲击上承压盘时不至于直接损坏上承压盘,传至上承压盘的力通过纵钢筋依次向下传递,通过将纵钢筋整根垂直穿设在混凝土柱体内,使向下的压力沿着纵钢筋垂直向下传递,并最终传递至地面,同时配合加固件对纵钢筋的加固作用,避免纵钢筋因剧烈的敲击而歪斜,导致混凝土柱体破损的问题,通过在混凝土座的下端设置金属头,有效地增加了沉桩头的坚固性,避免打桩机在打压混凝土柱体时,由于压力太大导致沉桩头碎裂,从而影响沉桩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兴福达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兴福达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14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信号探测装置和医学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圆棒旋转吸阻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