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植被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06801.4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7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汇田林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青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6 | 代理人: | 靳琳琳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湖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植被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植被监测装置,包括有壳体,壳体的顶部分别安装有风速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其两侧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大气湿度传感器,其内部分别安装有可进行升降的二根插杆,其内部还分别安装有微处理器和驱动装置,二根插杆的下端均从壳体的内部延伸出,并分别对应安装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和营养元素传感器;微处理器分别与风速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定位模块、温度传感器、大气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营养元素传感器电连接,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本实用新型能够正常、高效的工作,能够准确的检测出土壤环境参数,还能够远程实时获知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被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植被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植被是指地表某一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依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可分为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植被与气候、土壤、地形、动物界及水状况等自然环境要素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植物的生长环境往往直接影响着其生长与发育,其中光照、气流(风速)、大气的温湿度、土壤的湿度、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等是重要的环境参数,也是指标性参数,这些环境参数会直接影响植被的演替动态、生物量、生态恢复质量等。
上述环境参数通常不是常态量,而是变化量,采用常规的检测手段,例如工作人员使用相关的检测仪器在现场进行检测,获取的数据也只能反映出某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环境参数值,并不能全面准确的检测出环境参数值。
为此,需要在现场布置各种传感器,对植被的环境参数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来实时获知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从中发现并掌握变化规律,从而为对植被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依据。
由于传感器通常是比较精密的器件,因此,如何保证布置在现场的各种传感器能够正常、高效的工作,就成为了保证所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植被监测装置,能够正常、高效的工作,能够准确的检测出土壤环境参数,还能够远程实时获知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植被监测装置,包括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分别安装有风速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壳体的两侧分别对应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大气湿度传感器,壳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可进行升降的二根插杆,壳体的内部还分别安装有微处理器和驱动所述二根插杆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二根插杆的下端均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出,并分别对应安装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和营养元素传感器;所述的微处理器一方面分别与所述风速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定位模块、温度传感器、大气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营养元素传感器电连接,另一方面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的两侧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透光罩和密封罩,所述的透光罩将所述光照传感器罩在其内部,所述密封罩将所述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罩在其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二个安装台,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大气湿度传感器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二个安装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二个挡雨罩,所述的二个挡雨罩分别对应位于所述二个安装台的上方,且均呈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柱,壳体内的上部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中部设有供所述螺柱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处理器安装在所述横板上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横板上的另一侧的电机,所述的电机可进行正反转,并通过锥齿轮副与所述螺柱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汇田林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汇田林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6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