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数据服务器的水冷式硬件插槽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05247.8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32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齐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嘉宏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60 | 代理人: | 古珍芳 |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据 服务器 水冷 硬件 插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数据服务器的水冷式硬件插槽,包括服务器的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开有条形口,两个所述条形口内滑动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设有水冷管,第一个所述条形口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外套设有丝杠套,所述丝杠套与安装管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管与水冷管之间设有干燥条,所述安装管表面开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盒。本实用新型其能够让水冷管在服务器内往复的移动吸收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数据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数据服务器的水冷式硬件插槽。
背景技术
互联网的快速飞跃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习惯通过手机浏览、使用、购买喜欢的消费品,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访问时,会产生的大量的数据,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庞大的用户数据,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一端会采用大型集中式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保证用户的需求。
大型的数据服务器其内部安装的硬件设施数量巨大,数量巨大的硬件设备在同时工作的时候会发散处巨大的热量,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需要对其散热降温,传统的风冷降温效果较差,设备的供应商习惯在硬件的插槽板上安装水冷管进行水冷散热,但是想对服务器内进行全方面的降温,水冷管道占用的体积过大,影响硬件的安装,如何能够在水冷管占用的体积较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同样的散热效果,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大数据服务器的水冷式硬件插槽,其能够让水冷管在服务器内往复的移动吸收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大数据服务器的水冷式硬件插槽,包括服务器的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开有条形口,两个所述条形口内滑动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设有水冷管,第一个所述条形口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外套设有丝杠套,所述丝杠套与安装管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管与水冷管之间设有干燥条,所述安装管表面开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配套设有能够驱动往复丝杠转动以及干燥条移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盒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的锥齿轮,所述驱动盒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末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往复丝杠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末端贯穿驱动盒并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干燥条末端与滚筒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二个所述条形口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安装管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干燥条由透气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干燥条内嵌设有干燥颗粒。
优选地,所述水冷管外接两个交换管,所述交换管外接循环水冷设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安装管以及水冷管,驱动水冷管上下循环的往复移动,能够在其占用体积更小的情况下,实现对箱体内热量的高效吸收,保证整体的换热效率,保证箱体内电子元件的正常运转。
2、通过在安装管与水冷管之间设置干燥条,能够通过收卷干燥条,将水冷管表面的液化的液体进行吸收干燥,进一步的保证了箱体内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大数据服务器的水冷式硬件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大数据服务器的水冷式硬件插槽的驱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大数据服务器的水冷式硬件插槽的安装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5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