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纤维编织结构的卷烟滤棒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96545.5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1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岚;吴钊;张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白玉兰烟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4 | 分类号: | A24D3/04;A24D3/06;A24D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杨琛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纤维 编织 结构 卷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纤维编织结构的卷烟滤棒,包括第一滤棒,所述第一滤棒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同心设置的成型纸、若干层管状纤维编织物和内芯,所述内芯为空腔或柱状纤维编织物。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纤维编织结构制作滤棒,实现了以下有益功效:以其非常规丝束成型的方式,在烟气经过滤嘴时能够明显引起烟气扰动,对卷烟的烟气过滤结果产生影响;可以对纤维进行功能化处理,进而可以达到增香、降焦等目的;由于编织物的结构较普通滤棒丝束更松散,在低吸阻滤棒制备方面有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烟滤棒,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纤维编织结构的卷烟滤棒。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吸烟与健康问题的不断关注,以及卷烟减害降焦工程的深入推进,人们对卷烟滤嘴的降焦减害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醋酸纤维素具有无毒、无味、过滤吸附性能优良、热稳定性好、具有适度的吸湿性等特点,因此成为制造香烟滤嘴棒的首选材料。常规醋酸纤维滤棒一般由烟用二醋酸纤维丝束加工而成,二醋酸纤维丝束在成型纸内围成圆柱体三维空间,醋酸纤维呈卷曲交叉状态。编织织物是由机组纱线相互缠绕形成的平面或管状织物,通过进行几次简单编织制成多层织物,可调节织物的厚度和直径。由于编织结构具有高度的可成型性,编织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烟用过滤嘴制造领域,很少应用除二醋酸纤维材料以外的其他纤维材料,这大大限制了滤棒的个性化发展。编织织物可以通过织物成型技术形成具有特定圆周的棒材,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独特的外观,在卷烟过滤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应用。
目前国内烟草公司已开始在滤棒中应用不同结构的纤维材料,如申请人为江苏大亚滤嘴材料公司、申请号为CN201621036475.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聚丙烯无纺短纤维填充式烟用滤嘴》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无纺短纤维填充式烟用滤嘴,材料包括聚丙烯短纤维和粘合剂经模压烘干定型成圆柱体成型,该材料成型工艺较繁琐,且需要添加粘合剂,对环境可能造成污染,产品应用有一定困难。此外在利用同轴芯滤棒成型技术方面,如申请人为南通烟滤嘴公司、申请号为CN201220373571.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碳纤维同轴芯滤棒》介绍了一种碳纤维填充的同轴芯滤棒,该滤棒利用碳纤维来提高烟气的过滤效率,成本偏高,且加工难度大。
综上可知,在滤棒中添加新型纤维材料的技术难度较大,工艺复杂且功能性单一,滤棒结构简单,可调控性较差,应用价值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在滤棒中添加一些结构特殊、功能独特、成型简单的纤维材料可以快速提升卷烟滤嘴相关性能。纤维编织织物的制备技术是一种成熟的纺织技术,成型工艺完善、工业应用广泛,在结构上灵活多样、功能控制上简单易操作、选材空间大,可以有效解决在滤棒中添加功能性纤维的技术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纤维编织结构的卷烟滤棒,在满足增香、降焦等需求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透气性和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纤维编织结构的卷烟滤棒,包括第一滤棒,所述第一滤棒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同心设置的成型纸、若干层管状纤维编织物和内芯,所述内芯为空腔或柱状纤维编织物。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滤棒同轴连接的第二滤棒。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棒为纤维编织滤棒、醋酸纤维滤棒、沟槽滤棒或纸质滤棒。
优选地,在所述成型纸和若干层管状纤维编织物之间还设有丝束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丝束材料层由二醋酸纤维丝束、聚乳酸丝束或聚丙烯丝束制成。
优选地,所述管状纤维编织物和柱状纤维编织物均由棉纤维、麻纤维、二醋酸纤维、聚乳酸纤维和碳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编织而成。
优选地,所述纤维编织物由编织机编织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棒的横截面呈圆形、心形、方形、或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白玉兰烟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白玉兰烟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96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