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创新减压颈椎牵引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85053.6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5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燕;信鸿杰;张丽华;薛慧琴;申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燕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傅晓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新 减压 颈椎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创新减压颈椎牵引带,所述装置主体包括颈椎牵引带、连接带、金属环以及聚氨酯泡沫敷料,所述颈椎牵引带一侧分别设置有后脑区和下颌区,所述后脑区与下颌区之间设置有开口,所述下颌区内部呈镜像分布有两组聚氨酯泡沫敷料,涉及医疗牵引器械技术领域,通过脸颊部使用双层泡沫辅料来分散下颌部的压力从而减轻下颌部的持续牵引力,大大的减轻了患者下颌部的持续牵引力,可以有效预防下颌部的压力性损伤,提高了患者舒适,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的效果,缩短治疗的疗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牵引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创新减压颈椎牵引带。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治疗颈椎病最常用的是通过在患者颈部加装颈椎牵引带来达到治疗目。
目前,现有的颈椎牵引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现有的,颈椎牵引带在行持续牵引时,由于牵引力、牵引重量剪切力以及体位的因素,会造成患者下颌部皮肤持续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受阻、组织变形而发生压力性损伤;
2.同时,长时间的牵引,所造成的不适感,容易使患者出现不满的情绪,从而产生抗拒心理,拒绝治疗,影响牵引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创新减压颈椎牵引带,解决了现有的,颈椎牵引带在行持续牵引时,由于牵引力、牵引重量剪切力以及体位的因素,会造成患者下颌部皮肤持续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受阻、组织变形而发生压力性损伤;同时,长时间的牵引,所造成的不适感,容易使患者出现不满的情绪,从而产生抗拒心理,拒绝治疗,影响牵引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创新减压颈椎牵引带,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颈椎牵引带、连接带、金属环以及聚氨酯泡沫敷料,所述颈椎牵引带一侧分别设置有后脑区和下颌区,所述后脑区与下颌区之间设置有开口,所述下颌区内部呈镜像分布有两组聚氨酯泡沫敷料。
优选的,两组所述聚氨酯泡沫敷料贴合于下颌两侧,所述颈椎牵引带的表面为帆布材料,且所述颈椎牵引带的内衬为棉布材料。
优选的,所述下颌区外壁两侧均通过绞织的方式与魔术贴A面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A面为刺毛面。
优选的,所述后脑区内衬两侧通过绞织的方式与魔术贴B面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B面为绒毛面。
优选的,所述颈椎牵引带的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内部均套接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为半圆形。
优选的,颈椎牵引带的牵引角度与垂直角度为±1-10°。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创新减压颈椎牵引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创新减压颈椎牵引带,通过各个部件的互相组合,大大的减轻了患者下颌部的持续牵引力,可以有效预防下颌部的压力性损伤,提高了患者舒适,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的效果,缩短治疗的疗程。
(2)、该创新减压颈椎牵引带,通过颈椎牵引带的下颌区设置的两组聚氨酯泡沫敷料,在使用时贴合与患者的下颌两侧,由于泡沫敷料质地柔软,可以有效的吸收多余的汗液,减少潮湿,聚氨酯背膜防水透气阻隔细菌,并且通过脸颊部使用双层泡沫辅料来分散下颌部的压力从而减轻下颌部的持续牵引力,可以有效预防下颌部的压力性损伤,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燕,未经王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85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监护仪的电极片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减震活塞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