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引流管弯折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81772.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7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玫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丹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引流 管弯折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引流管弯折的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收卷机构连接有引流管,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收卷机构包括旋转轴、收卷筒、第一皮带轮、丝杆、第二皮带轮与活动座,固定机构包括把手、固定柱、圆环与连接弹簧。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止引流管弯折的固定装置,通过收卷筒和收卷槽的配合,使需要缠绕收卷的引流管可以缠绕收卷筒的收卷槽中,以此来将引流管长度进行伸长或者缩短,当引流管的长度调节完成后,此时向下挤压固定柱,从而使得圆环与把手相吸附,并固定柱能够插接到定位孔中,以此来将旋转轴固定,防止出现病人过度牵拉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引流管弯折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一般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使用时导管的一端插入到体内或创面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体外可与引流接管等其他体外器械连接,通过体内压力、重力或负压吸引等压力的作用向体外引流。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用于将患者积液、渗出液或气体向体外引流。
目前市场上对于腹腔引流管的固定临床上常用胶布固定,但胶布容易松脱,导致腹腔引流管容易脱落,并且病人翻身活动时由于过度牵拉,常出现引流管打折或脱落的现象,影响了引流的效果,从而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威胁病人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引流管弯折的固定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由于过度牵拉,常出现引流管打折或脱落的现象,影响了引流的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引流管弯折的固定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收卷机构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旋转轴、收卷筒、第一皮带轮、丝杆、第二皮带轮与活动座,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活动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且外表面与外壳体的顶板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周侧壁与收卷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筒的外侧壁开设有收卷槽,所述收卷槽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外侧壁与旋转轴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与第一皮带轮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侧壁与第二皮带轮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6)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丝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外壳体的顶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的横截面尺寸与螺纹孔的孔径相匹配,所述活动座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尺寸与引流管的外表面尺寸相匹配;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把手、固定柱、圆环与连接弹簧,所述旋转轴凸出外壳体的一端外表面与把手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活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周侧壁与圆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环的底部与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把手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组,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孔径与固定柱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贯穿限位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头,所述第一安装头的内侧壁开设有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的靠近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安装头,所述第二安装头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第二安装头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外壳体的外表面,且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安装头与引流管呈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外壳体的靠近丝杆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头包括一个管道以及固定连接在管道外表面的限位环,所述管道的外表面尺寸与活动槽的宽度相匹配,所述限位环为永磁铁,所述外壳体为铁磁性材质。
优选地,所述把手与圆环均为永磁铁,且相邻处相互吸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玫,未经李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81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监测专用的样品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