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浊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78426.7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8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洁;肖波;杨治清;刘羿;杜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任君 |
地址: | 61004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浊水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浊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预混合单元,第一预混合单元包括混凝药剂投加模块、重介质投加模块及第一混合器,混凝药剂投加模块和重介质投加模块分别与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第一混合器用于在水体中预混合混凝药剂及重介质;水力混合装置,与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第二预混合单元,与水力混合装置相连通,用于在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中预混合絮凝药剂;及浊水净化装置,与第二预混合单元相连通;本浊水处理系统,设计巧妙,可以消除水体中悬浮物比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可以有效去除比重较小悬浮物,不仅处理效果好、稳定,处理负荷强,而且具有运维成本低、管理简单等特点,并兼具沉淀工艺和气浮工艺的优点,更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浊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浊水一般指含有一定不溶性悬浮物或胶体物质的污水,由于表面一般带有负电荷,相互排斥,呈现出布朗运动的特征,形成稳定的悬浮液,肉眼观看浑浊不清。此类污水的处理通常采用混絮凝的方式,通过在水体中加入带有正电荷的物质,可以中和悬浮物表面的电荷,物理吸附力可以超过上述排斥力,从而引发悬浮物的凝聚,再通过沉淀、气浮等方式进行固液分离,实现水质的澄清。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水体中悬浮物比重较大、沉降速度较快的场合,通常采用沉淀工艺澄清浊水;对于水体中悬浮物比重接近水,且现场无法提供足够停留时间的场合,通常采用气浮工艺澄清浊水;气浮工艺效果好,但综合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管理专业性强,尤其是当遇到高悬浮物浓度时,减压释放器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相比于气浮工艺,沉淀工艺更加可靠,且运行成本更低,更便于推广应用,然而,沉淀工艺的处理效果受水体中悬浮物比重的影响较大,当水体中悬浮物的比重越高时,沉淀工艺的处理效果越好,当悬浮物的比重较小时,处理效果会明显降低,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沉淀工艺的处理效果受水体中悬浮物比重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当悬浮物的比重较小时,处理效果会明显降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浊水处理系统,可以消除水体中悬浮物比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仅处理效果好、稳定,处理负荷强,而且具有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可有效去除比重较小悬浮物等特点,主要构思为:
一种浊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预混合单元,所述第一预混合单元包括混凝药剂投加模块、重介质投加模块以及第一混合器,所述混凝药剂投加模块和重介质投加模块分别与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第一混合器用于在水体中预混合混凝药剂及重介质;
水力混合装置,所述第一混合器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
第二预混合单元,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在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中预混合絮凝药剂;
及浊水净化装置,所述第二预混合单元与浊水净化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预混合单元,可以解决浊水与混凝药剂及重介质的预混合问题,有利于在水力混合装置进行充分的混合;通过在第一预混合单元中设置重介质投加模块,一方面,可以向水体中投加比重较大的重介质,利用重介质配合混凝机理、絮凝机理,可以大大增加悬浮物的沉降性能,尤其适用于比重较小的悬浮物,使得比重较小的悬浮物可以顺利沉降,从而可以消除悬浮物比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有利于实现更好、更稳定的处理效果,且有利于提高处理负荷,相比传统沉淀及气浮工艺,即保障了出水水质,又实现占地、综合投资及运维成本的节省;另一方面,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现场工况选择不同的重介质材料,通用性更强,更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设置水力混合装置,可以实现水体中粗大颗粒的旋流分离、预沉淀、以及混凝药剂的充分混合反应功能,并可以产生以重介质为核心的絮体群,沉降性能得以提升,且一部分絮体群可直接在水力混合装置内预沉后经由排泥管定期排放,剩余絮体群随出水(或称为尾水)在输送至第二预混合单元;通过设置第二预混合单元,可以解决水力混合装置出水与絮凝药剂的预混合问题,通过在第二预混合单元之后设置浊水净化装置,可以实现絮体群与絮凝药剂的充分混合反应,以便凝聚成为较大的絮团,从而可以大大增加悬浮物的沉降速度,以便沉淀至设备底部形成污泥定期排放,澄清后的水则通过余压外排或者进入深度处理环节,完成浊水处理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8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除砂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能降低硬件复位电路功耗的蓝牙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