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流式吸纱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74326.7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6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吕汉明;武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H13/16 | 分类号: | D01H13/16;D01H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式吸纱 部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锭纺细纱断头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导流式吸纱部件,安装在环锭细纱机上用于输送笛管吸入的纤维并分段检测细纱是否断头,所述导流式吸纱部件包含流通管道、导流部件及检测元件,所述流通管道是笛管连接管或总风管,所述导流部件为能透过空气、透不过纤维的网状部件,所述导流部件倾斜安装在流通管道内,流通管道的流通截面没有被导流部件覆盖的区域为纤维流通区,所述检测元件安装在导流部件上或纤维流通区处的流通管道上,如果检测元件检测到有纤维通过纤维流通区或在导流部件表面运动,则与流通管道相连的笛管对应的锭位发生了断头,否则,没有断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锭纺细纱断头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导流式吸纱部件,安装在环锭细纱机上用于输送笛管吸入的纤维并分段检测细纱是否断头,所述导流式吸纱部件包含流通管道、导流部件及检测元件,所述流通管道是笛管连接管或总风管,所述导流部件为能透过空气、透不过纤维的网状部件,所述导流部件倾斜安装在流通管道内,流通管道的流通截面没有被导流部件覆盖的区域为纤维流通区,所述检测元件安装在导流部件上或纤维流通区处的流通管道上,如果检测元件检测到有纤维通过纤维流通区或在导流部件表面运动,则与流通管道相连的笛管对应的锭位发生了断头,否则,没有断头。
背景技术
环锭纺纱细纱挡车工巡回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和处理断头,而其中检查断头占用了其大量的工作时间,接头时间仅占其巡回检查时间的很少一部分。为了降低细纱挡车工的劳动强度,并减少用工量,需要对细纱断头进行自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知挡车工。
市场上用于环锭纺断头检测的技术主要是单锭检测,即在每个锭子上安装传感器检测每个锭子是否发生了断头,采用光电式或电感式检测技术检测钢丝圈的方案在市场上占了主导地位,尽管目前看这种检测方案能解决断头检测问题,但是相对实施成本较高。由于检测到断头后,仍然需要挡车工处理断头,所以,从提高挡车工的巡回效率角度看,没必要检测具体哪一锭纱锭发生了断头,只要检测出哪一段纱锭发生了断头即可满足挡车工巡回查找断头的需求。例如,将环锭纺细纱机每6锭作为一组,检测到该组锭位发生了断头后通知挡车工该组锭位发生了断头,挡车工来处理断头时基本不需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发现这组锭子中到底哪个锭子发生了断头,这样不仅可以为挡车工巡回查找断头位置提供同样有价值的信息,并且比单锭检测实施成本低。
现有的环锭细纱机普遍采用吸风系统将断头后的须条吸入回花箱中,细纱机车头或车尾端设置风机,通过沿细纱机长度方向设置的总风管将风机产生的负压传至细纱机的每个锭位所在位置,在总风管上分出若干个风管接头,用于连接若干个笛管,每个笛管上一般具有6个吸孔,每个吸孔对应一个纱锭,吸孔紧挨前罗拉出条部位,当纺纱断头后,前罗拉出来的须条纤维被笛管上的吸孔吸入,纤维通过总风管被吸入车端部的回花箱中,也有部分新型细纱机不再使用传统的6锭一节的笛管,而是直接在总风管上为每个锭位引出一根单独的吸棉管,吸棉管开口在前罗拉下方,纺纱断头后前罗拉出来的须条纤维被单独的吸棉管吸入总风管中,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吸棉管道中是否有被连续吸入的须条纤维分段判断纺纱是否断头。
实用新型专利“纱线断头检测装置”(申请号200520080973.7)公开了一种纱线断头检测装置,将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罗拉座两端,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射线通过前皮辊的下缘,当纱线断头后,用光电传感器检测断头后出现的飞花及缠绕皮辊现象,该装置检测部件暴露在外,易受环境中飞花与环境光线的影响,并且远距离能检测断头产生的飞花的可靠性较低,导致该技术方案实施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流式吸纱部件,用于在环锭细纱机上分段检测细纱是否断头,其解决方案是:
一种导流式吸纱部件,安装在环锭细纱机上用于输送笛管吸入的纤维并检测其内侧是否有纤维流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流通管道、导流部件及检测元件,所述流通管道是笛管连接管或总风管,所述导流部件为能透过空气、透不过纤维的网状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43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