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工学安全泳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7344.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07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康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贝特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35 | 分类号: | B63C9/135;B63C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义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工学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体工学安全泳圈,涉及游泳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游泳圈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该人体工学安全泳圈包括免充气主体以及由免充气主体环绕形成的人体容纳腔,其中:免充气主体为圆弧型结构,免充气主体包括前部、后部以及夹持部,前部和后部的交汇处向内凹陷形成夹持部,夹持部的宽度小于前部和后部的宽度;人体容纳腔为圆型结构,且人体容纳腔位于免充气主体的中央。本实用新型用于提升游泳圈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泳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体工学安全泳圈。
背景技术
人们,尤其是婴幼儿,学习游泳或者在水中玩耍时,往往需要借助游泳圈来浮在水面上。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游泳圈主要是充气式游泳圈,并且形状通常为圆环形。充气式游泳圈虽然具有弹性且很柔软,但是容易漏气,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圆环形游泳圈时,胳膊较短的使用者或者婴幼儿的胳膊难以夹紧游泳圈,容易脱离游泳圈落入水中。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游泳圈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人体工学安全泳圈,解决了现有技术游泳圈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的人体工学安全泳圈,包括免充气主体以及由免充气主体环绕形成的人体容纳腔,其中:
免充气主体为圆弧型结构,免充气主体包括前部、后部以及夹持部,前部和后部的交汇处向内凹陷形成夹持部,夹持部的宽度小于前部和后部的宽度;
人体容纳腔为圆型结构,且人体容纳腔位于免充气主体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具有此特定形状的游泳圈,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关于形状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比如将只具有一个凹陷的夹持部变化为中间外凸、两侧内凹的具有两个凹陷的波浪形夹持部,从而使用者的身体姿态可以根据胳膊放在波浪形夹持部前、后不同位置的凹陷内来进行调整。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免充气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装饰层。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靠近人体容纳腔的免充气主体上设置有衬垫。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装饰层包裹海绵或者充气气囊或者软硅胶形成衬垫。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前部的上方设置有防浪缓坡,防浪缓坡与免充气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或可拆卸连接。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前部的上方设置有把手。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后部的上方设置有安全环。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人体工学安全泳圈还包括救援绳,救援绳的两端设置有锁扣,其中之一锁扣与安全环扣接。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免充气主体的材料为珍珠棉、EVA或者EPS泡沫塑料。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装饰层材料为PVC或者纺织面料。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安全泳圈,其免充气主体为圆弧型结构,免充气主体包括前部、后部以及夹持部,前部和后部的交汇处向内凹陷形成夹持部,夹持部的宽度小于前部和后部的宽度;人体容纳腔为圆型结构,且人体容纳腔位于免充气主体的中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贝特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贝特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7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坝体快速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手机摔碎的支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