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舒适性适用于长时间穿戴的防护服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1111.1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1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田鸽;蒋玉梅;白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13/002;A41D1/06;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舒适 适用于 长时间 穿戴 防护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舒适性适用于长时间穿戴的防护服,包括衣体、头套、袖体、裤体、充吸气泵、气压传感器、密封气环、微型充气泵、微型排气泵,首先借助充吸气泵的充气,利于空气通过气压传感器由管道供入到若干数量的密封气环中,实现了头套、袖体和裤体的密封性,其次气压传感器能够检测密封气环内部气压,当气压超过安全标准时,能够控制充吸气泵停止工作,即确保了充气状态达到最佳状态,最后微型充气泵能够将外部空气注入到防护服内部,微型排气泵能够将防护服内部的空气向外排出,由微型充气泵和微型排气泵的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对防护服内部的干燥,提高了穿戴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舒适性适用于长时间穿戴的防护服。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症患者或感染者进行治疗以及隔离护理时,为了避免病毒接触到人体,达到对医护者、志愿者等人的保护,所以处在一线高危环境中的人需要穿戴医用防护服,即通过防护服的作用来隔绝周围环境中的病毒,保障一线工作者的生命安全。
根据上述,现有的医用防护服穿戴使用过程中,因要确保起到很好的隔绝病毒作用,因此防护服的面部、袖口和裤口等开口容易导致外部病菌进入的位置,需要使用到收紧约束绑带来进行密封,而传统的防护服虽然能够起到密封作用,但是在长时间穿戴后,因持续的压迫,从而会给穿戴人员的身体局部造成极大不适和伤害,在增加了医护人员痛苦的同时,也严重了影响了操作;与此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服在长时间穿戴后,会产生大量汗液,因此也影响了穿戴舒适,间接干扰了工作。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提高舒适性适用于长时间穿戴的防护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舒适性适用于长时间穿戴的防护服,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舒适性适用于长时间穿戴的防护服,包括衣体、头套、袖体、裤体、充吸气泵、气压传感器、密封气环、微型充气泵、微型排气泵,所述的头套固设于衣体顶部,所述的头套与衣体一体成型,所述的袖体固设于衣体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袖体与衣体一体成型,所述的裤体固设于衣体底部两侧,所述的裤体与衣体一体成型,所述的充吸气泵固设于衣体外壁左侧上端,所述的充吸气泵与衣体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气压传感器固设于充吸气泵顶部,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与充吸气泵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密封气环固设于头套的前端内边、袖体的袖口和裤体的裤口,所述的密封气环分别与头套、袖体和裤体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密封气环与气压传感器采用管道连接,所述的微型充气泵固设于衣体后端上侧,所述的微型充气泵与衣体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微型排气泵固设于衣体后端下侧,所述的微型排气泵与衣体采用热熔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衣体外壁上端左侧还固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衣体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第一开关与充吸气泵和气压传感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衣体外壁上端左侧还固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衣体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第二开关分别与微型充气泵和微型排气泵采用电信号线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衣体后端下侧还固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衣体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充吸气泵、气压传感器、微型充气泵、微型排气泵、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采用电源线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微型充气泵和微型排气泵后端还固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分别与微型充气泵和微型排气泵采用热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提高舒适性适用于长时间穿戴的防护服,具备以下优点;
1、首先借助充吸气泵的充气,利于空气通过气压传感器由管道供入到若干数量的密封气环中,实现了头套、袖体和裤体的密封性。
2、其次气压传感器能够检测密封气环内部气压,当气压超过安全标准时,能够控制充吸气泵停止工作,即确保了充气状态达到最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1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管的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帘栅开关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