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梁上固定线管的抱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42453.9 | 申请日: | 202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45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宁显准;马秉庆;乔虎军;胡晶春;缪方;张俊麒;袁小林;段培南;昌盛;夏渊;徐安宝;许晓洁;颜来刚;杨琼芳;杨艳;曾雪松;龙前;王朝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 地址: | 650106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梁 固定 线管 抱紧 装置 | ||
一种钢梁上固定线管的抱紧装置,包括配对间隔设置于钢梁上的抱紧机构,每个抱紧机构包括矩形支架(1)、焊接于矩形支架外侧面上部的角钢(2)、配装于角钢顶板上的定位螺钉(3)、设置于矩形支架两侧的卡箍(4);所述角钢的立板贴靠矩形支架外侧面并相互焊接,角钢的顶板位于矩形支架的顶面上方,角钢的顶板中部加工有螺纹通孔,所述定位螺钉配装于螺纹通孔中;所述卡箍的两端通过连接螺钉(5)与矩形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安全、快速对钢梁上线管进行安装固定,施工快捷,有效解决了钢梁上线管安装不便及破坏钢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用于钢梁上线管的固定安装。
背景技术
在进行钢梁上线管安装时,由于无法隐蔽,线管必须明敷。在线管明敷时,现有技术是使用吊杆、支架进行线管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通常需要在钢梁上进行开孔或者焊接处理,会对钢结构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容易出现安全、质量隐患。此外,采用这种方式,安装吊杆、支架时由于人工手法差异,经常存在不同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焊接技术造成对结构的破坏,吊杆开孔对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另外施工时需要进行高出焊接获开孔作业,安装难度大,危险性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快捷、可安全、快速对钢梁上线管进行安装固定的装置,解决钢梁上线管安装不便及破坏钢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梁上固定线管的抱紧装置,包括配对间隔设置于钢梁上的抱紧机构,每个抱紧机构包括矩形支架、焊接于矩形支架外侧面上部的角钢、配装于角钢顶板上的定位螺钉、设置于矩形支架两侧的卡箍;所述角钢的立板贴靠矩形支架外侧面并相互焊接,角钢的顶板位于矩形支架的顶面上方,角钢的顶板中部加工有螺纹通孔,所述定位螺钉配装于螺纹通孔中;所述卡箍的两端通过连接螺钉与矩形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箍在矩形支架两侧对称设置或者不对称设置。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钢梁上,通过上紧定位螺钉,可将矩形支架的顶面与钢梁的底板紧贴,角钢的立板紧靠钢梁的底板外端面,将抱紧机构固定在钢梁上,将线管的两端用卡箍卡住即完成在钢梁上进行线管的安装固定,安装方便快捷、线管安装稳固安全、外观整齐规范,且线管为明管,便于检修。本实用新型不需在钢梁上开孔,也不需要焊接,就可以便捷地在钢梁上对线管进行安装,有效解决了钢梁上线管安装敷设不便及容易破坏钢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钢梁上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钢梁上固定线管的抱紧装置,包括配对间隔设置于钢梁上的抱紧机构。每个抱紧机构的结构包括用方钢制作的矩形支架1、焊接于矩形支架外侧面上部的角钢2、配装于角钢顶板上的定位螺钉3、设置于矩形支架两侧的卡箍4。所述角钢2的立板贴靠矩形支架外侧面并相互焊接,角钢的顶板位于矩形支架的顶面上方,角钢的顶板中部加工有螺纹通孔,所述定位螺钉3配装于螺纹通孔中;所述卡箍的两端通过连接螺钉5与矩形支架连接,矩形支架上钻有连接孔,连接螺钉拧紧。根据需要安装的线管的数量,卡箍4可在矩形支架两侧对称设置或者不对称设置,卡箍4也可设置于矩形支架底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钢梁6上安装固定线管7时,先将矩形支架1的顶面与钢梁的底板底面紧贴,角钢的立板紧靠钢梁的底板外端面,使钢梁的底板插入在矩形支架和角钢的顶板之间,然后旋紧定位螺钉3,通过定位螺栓和矩形支架紧紧抵住钢梁,实现抱紧机构在钢梁上的安装固定。两个抱紧机构沿钢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然后将线管的两端用卡箍卡住,即完成在钢梁上进行线管的安装固定。如果线管较长,可以在固定线管两端的两个抱紧机构之间加装抱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42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燃料成型加工用投料装置
- 下一篇:变速器驻车解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