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41502.7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8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清;潘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顿(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54 | 分类号: | C01B1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0506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二氧化硫 气体 生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生产系统,包括有空气风机,空气风机经送风管与焚硫炉的进气端连接,焚硫炉的物料进端经送料管与液硫泵连接,液硫泵位于液硫池中,焚硫炉的排气端与冷却装置连接,冷却装置的末端连接有排气主管,排气主管上还连接有烟气返回管,烟气返回管的另一端与送风管或焚硫炉的进气端连接。该系统制取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时,将经余热锅炉冷却后的烟气回流至焚硫炉中,通过回流烟气吸收硫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而避免超温,使得焚硫炉的内部温度1150℃,不仅可以制备得到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同时避免了焚硫炉内部的超温,还可以回收大量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硫气体的生产系统,特别是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上二氧化硫的生产主要从含硫原料直接焚烧而得。当焚烧硫磺制二氧化硫时,如果要将二氧化硫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提高到18%,则焚烧炉内部温度将达到1600℃以上,由于受设备(焚烧炉)耐高温性能(操作温度1150℃)的限制,焚烧硫磺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不会太高,一般低于13%,不能满足某些场合更高二氧化硫浓度的需求。富氧或纯氧焚烧硫磺可以产生高浓度二氧化硫,但其成本更高,且焚烧温度也更高,普通设备无法承受。而现在富氧冶炼工艺可以产生18%以上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但是往往远离使用二氧化硫的地方,安全输送使用极不方便,即使采用分离、提纯、压缩、液化罐装运输可以得到浓度很高的二氧化硫气体,但成本极高。此外一般的较高浓度二氧化硫制取系统是将硫磺燃烧产生的高温二氧化硫烟气进行水冷激,不回收热量,设备可以简单一些,但是有大量余热浪费,且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生产系统。该系统制取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时,将经余热锅炉冷却后的烟气回流至焚硫炉中,通过回流烟气吸收硫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而避免高温,使得焚硫炉的内部温度1150℃,不仅可以制备得到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同时避免了焚硫炉内部的超温,还可以回收大量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生产系统,包括有空气风机,空气风机经送风管与焚硫炉的进气端连接,焚硫炉的物料进端经送料管与液硫泵连接,液硫泵位于液硫池中,焚硫炉的排气端与冷却装置连接,冷却装置的末端连接有排气主管,排气主管上还连接有烟气返回管,烟气返回管的另一端与送风管或焚硫炉的进气端连接。
前述的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生产系统中,所述排气主管经第一分流管与烟气风机连接,烟气风机的出口端与烟气返回管的进口端连接。
前述的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生产系统中,所述排气主管上还连接有第二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另一端与烟气返回管连接,第二分流管与烟气返回管的接口处至烟气风机出口的烟气返回管上、以及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上均设有闸阀。
前述的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生产系统中,所述烟气返回管的末端还通过第三分流管与空气风机的进口端连接,烟气返回管与第三分流管接口处后端的烟气返回管上、以及第三分流管上均设有闸阀。
前述的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生产系统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有与焚硫炉的排气端连接的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经管道与省煤器连接,省煤器的末端连接有排气主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焚硫炉生产二氧化硫气体的系统进行改造,增加了烟气返回管,烟气返回管与送风管或焚硫炉的进气端连接,将焚烧冷却输出后的一部分含有二氧化硫气体的烟气返回至系统前端与空气进行混合后再输入焚硫炉中,返回的二氧化硫烟气相当于不参与燃烧,其在焚硫炉内部被加热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焚硫炉内部温度下降至1150以下,避免液硫燃烧制取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焚硫炉造成破坏,有利于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顿(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威顿(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415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轻质强结构铝硕板
- 下一篇:一种螺母止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