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腔镜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37162.0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21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于磊;杜鑫;余振;杨兴国;于涛;张云峰;张葆勋;柯冀;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腔镜拉钩,包括手柄,手柄的一段固定装配有外管座,手柄的另一端装配有调节组件,外管座的端部通过钳杆装配有变形拉钩,变形拉钩的内腔装配有贯穿钳杆、外管座和手柄至调节组件内的钢丝绳。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将变形拉钩调节至“链条状”,在变形拉钩插入到腹腔的过程中,减少与胸、腹腔内脏器的接触面积,可以避免因用力过大对脏器造成损伤、出血,当变形拉钩完全插入到腹腔内后,通过调节组件对变形拉钩进行调整,使钢丝绳拉紧后变形拉钩对脏器进行牵引,使用过程简单、方便而且可以降低与脏器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对脏器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腔镜拉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腔镜拉钩。
背景技术
腹腔镜技术是通过电视对图像进行显示,辅助手术的进行,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特点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同,已经成为外科领域的主要手术技术。但是在对于胸、腹部器官,如肺、胃、胰腺、胆囊等,进行腔镜手术操作时,常会因为临近肺叶、肝脏等脏器的遮挡而影响手术视野,为手术操作带来干扰。为了牵拉胸、腹腔内脏器、暴露手术术野,术中常用腔镜操作器械(如左弯钳、肠钳等)阻挡、缝线悬吊等方法牵开术野周围脏器,但暴露效果不佳,且易造成器官的损伤和出血,甚至导致生命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腔镜拉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镜拉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腔镜拉钩,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段固定装配有外管座,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装配有调节组件,所述外管座的端部通过钳杆装配有变形拉钩,所述变形拉钩的内腔装配有贯穿钳杆、外管座和手柄至调节组件内的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变形拉钩包括与钳杆固定连接的关节接头,所述关节接头的端部依次活动连接有第二下弯关节、第一下弯关节、第二变形关节、第一变形关节、弯曲关节、中间关节、直头关节和前手指。
优选的,所述外管座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冲水接头。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手柄相焊接的卡扣固定座,所述卡扣固定座内转动连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内插接有螺杆固定座,所述螺杆固定座的中心处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把手轮,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螺母,所述钢丝绳的端部与限位螺母内腔的钢丝固定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固定座内插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与螺杆固定座的侧壁呈锯齿状卡
接,所述卡扣固定座的内腔与卡扣之间装配有卡扣弹簧。
优选的,所述螺杆固定座与手轮之间装配有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腔镜拉钩,通过钳杆装配有可变形的变形拉钩,变形拉钩通过调节组件进行控制,当需要进入到胸腹腔内时,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将变形拉钩调节至“链条状”,在变形拉钩插入到腹腔的过程中,减少与胸、腹腔内脏器的接触面积,可以避免因用力过大对脏器造成损伤、出血,当变形拉钩完全插入到腹腔内后,通过调节组件对变形拉钩进行调整,使钢丝绳拉紧后变形拉钩对脏器进行牵引,使用过程简单、方便而且可以降低与脏器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对脏器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变形拉钩的侧视图。
图中:1、前手指,2、弯曲关节、3、直头关节,4、第二变形关节、5、第一下弯关节,6、第二下弯关节,7、关节接头,8、钢丝绳,9、钳杆,10、冲水接头,11、外管座,12、手柄,13、卡扣固定座,14、卡扣帽,15、卡扣,16、旋转套,17、螺杆固定座,18、螺杆,19、垫片,20、把手轮,21、限位螺母,22、卡扣弹簧,23、钢丝固定块,24、第一变形关节,25、中间关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7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