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城市治理用雨水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36760.6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8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胡静;陆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静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5/10;E03F5/14;E02D17/20;A01G9/02;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 治理 雨水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为海绵城市治理用雨水排放装置,包括斜坡支撑体,所述斜坡支撑体上开设有雨水净化腔,所述雨水净化腔的内侧设有第一净化层,所述第一净化层的倾斜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净化层,所述第二净化层远离所述第一净化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墙板;能够将绿植种子和土壤收纳在放置腔中,由延伸板对土壤和绿植种子进阻挡,避免了土壤、种子暴露在外部受到雨水的冲刷而导致种子和土壤流失的情况发生,增加了绿植种子的存活率,提高了雨水斜坡的美观效果,雨水在顺着雨水斜坡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会经过第一净化层和第二净化层,将雨水净化,然后进入到集水管中集中收集,达到雨水循环利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是海绵城市治理用雨水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目前在河道水渠两侧均会设置雨水回收蓄水、净水机构,现有的雨水斜坡在建设时大多数是采用石块直接垒砌而成,这种雨水斜坡的结构强度差,且建造周期长,耐冲击性差,土层容易发生塌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海绵城市治理用雨水排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海绵城市治理用雨水排放装置,包括斜坡支撑体,所述斜坡支撑体上开设有雨水净化腔,所述雨水净化腔的内侧设有第一净化层,所述第一净化层的内部固定有用于收集净化水的集水管,所述第一净化层的倾斜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净化层,所述第二净化层远离所述第一净化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墙板,所述支撑墙板的外壁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延伸板,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延伸板之间具有放置腔,所述延伸板远离所述支撑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墙板,所述限位墙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壁与所述放置腔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延伸至所述放置腔的内部并紧贴在所述延伸板的内壁,且所述放置腔通过所述插板分隔出若干个储存腔,若干个所述储存腔的内部均填充有用于种植绿植的土壤,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具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与所述储存腔对应的位置形成若干个通口,且所述通口与所述储存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净化层的材质为砂砾层,所述第二净化层的材质为砾石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坡支撑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块,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具有用于排水的流水槽,所述流水槽的位置与所述夹持槽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流水槽的底部与所述限位墙板的上端面相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延伸板呈阶梯型固定在所述支撑墙板的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墙板、限位墙板的材质钢筋混凝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流水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夹持槽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静,未经胡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67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