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推出机构的废料滑槽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33877.9 | 申请日: | 202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6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贾春;左海峰;晋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华力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45/02 | 分类号: | B21D45/02;B21D28/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朱智杰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出 机构 废料 滑槽 | ||
一种带推出机构的废料滑槽,包括静止滑槽、运动滑槽和推出机构,推出机构设置在静止滑槽和运动滑槽的背面,推出机构包括主动气缸、推出动力管路、回拉动力管路和连接板,静止滑槽的两侧连接安装支架,所述运动滑槽与主动气缸连接,主动气缸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固定在静止滑槽上,推出动力管路和回拉动力管路连接在主动气缸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气缸带动运动滑槽,进行往复移动,将模具腔内的废料推出;可以根据模具结构来选择制作不同大小的滑槽,安装方式也可以随着模具结构选择不同的固定套件;对环境要求低,可适用于冲压机床内强震动的环境;结构牢固简单,制作维修成本低;能够解决多种模具模腔卡废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到一种带推出机构的废料滑槽。
背景技术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工艺方案决定必然会有边缘废料在产生,必须使这些废料顺利的离开模具内部,才能够保证安全生产持续的进行。在一般的模具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是有如下四种:滚轮滑出,震动滑出、传送带滑出和滑板滑出。滚轮滑出一般用于形状规则的落料片的滑出,修边废料在冲压后形状一般不规则,容易掉入滚轮间隙卡死滚轮。震动滑出时,震动器高频震动会传递到模具,机床上,产生很大的噪音,且对模具,机床有较大的伤害。传送带传出时,皮带面容易被废料划伤,破损,且当废料落到传送带边缘框架时,传送带会失效。滑板设计制造成本低,结构可靠,适用情况最广。
在使用滑板滑出时,需要在模具上设计较大的落差来使得滑板能与水平面有足够大的角度,这样的话,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板方向的分力会将废料带出到模具外,实现正常的连续生产。但随着零件形状的越发复杂,复杂形状的修边废料就容易挂到滑槽上,堵塞整个滑槽;有些零件的工艺要求必须在模具中间进行修边,这种情况下,废料滑槽能够设置的角度就会变小,角度不够时依靠重力已经无法完成废料滑出的动作,也会造成堵死。对于这些情况,一般采用在设计时加宽滑槽增大落差的方式来增加容错概率,但是这样处理一般需要模具下模做高做宽,这样会增加模具成本,增加不必要的模具重量,导致后期使用时也需要更大吨位的吊运设备,制造运输成本都会增加许多。
现有的滑槽机构虽然选择的种类较多,但是各有各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普通滑板可靠性差;二、滚轮滑板使用范围受限;三、震动滑板噪音大,损伤其它设备工装;四、传送带成本高,结构受限,需要外接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推出机构的废料滑槽,成本低,结构简单,不易损坏,能够应对复杂的使用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推出机构的废料滑槽,所述废料滑槽包括静止滑槽、运动滑槽和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静止滑槽和运动滑槽的背面,所述推出机构包括主动气缸、推出动力管路、回拉动力管路和连接板,所述静止滑槽的两侧连接安装支架,所述运动滑槽与主动气缸连接,所述主动气缸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在静止滑槽上,所述推出动力管路和回拉动力管路连接在主动气缸上。通过推动机构的主动气缸带动运动滑槽,进行往复移动,将模具腔内的废料推出;且PLC控制推出动力管路与回拉动力管路中压缩空气的通断来实现主动气缸的动作,主动气缸本体部分固定连接运动滑槽,气缸活塞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静止滑槽,整个废料滑槽装置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模具上。可通过更改PLC输入的参数来确定滑槽的动作,使其与模具废料滑落后需要顶出的时间点匹配;可以根据模具结构来选择制作不同大小的滑槽,安装方式也可以随着模具结构选择不同的固定套件;对环境要求低,可适用于冲压机床内强震动的环境;滑槽结构牢固简单,制作维修成本低;能够解决多种模具模腔卡废料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静止滑槽由两个平行的静止侧板和一个静止底板组成,所述静止底板上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主动气缸的主体部分通过方形通孔与运动滑槽连接;所述静止底板的背面、方形通孔的一侧固定设置连接板;所述静止底板内还设置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华力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华力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3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干抗菌型男士内裤
- 下一篇:空气净化及雾化一体化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