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成型过程中内衬部件接头自动压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18612.1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1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方少洋;王文仁;梁添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8 | 分类号: | B29D30/28;B29D30/14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思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5114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成型 过程 内衬 部件 接头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轮胎成型过程中内衬部件接头自动压合装置,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的一方两端均安装有伸缩气缸安装架,所述伸缩气缸安装架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主机架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内部安装有电机轴,所述主机架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主机架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位于定位块的一侧均安装有传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装置在压合过程中的压力可通过对伸缩气缸的气压调节阀进行调整,整个压合过程中压力均匀,压合速度稳定,能有效提高内衬接头压合质量,从而降低轮胎的安全风险,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轮胎成型过程中内衬部件接头自动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部件中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件,它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成型是轮胎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而内衬是轮胎成型的主要贴合部件之一,内衬部件接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轮胎的气密性、胎体连线排列的均匀性、轮胎的动平衡,通过引入内衬接头自动压合装置来提高内衬接头压合质量,能有效提高轮胎的品质与性能。
但是,现有的压合装置压合时压力不均匀,速度不稳定,压合质量较低,且现有的压合装置工作人员工作强度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过程中内衬部件接头自动压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成型过程中内衬部件接头自动压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胎成型过程中内衬部件接头自动压合装置,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的一方两端均安装有伸缩气缸安装架,所述伸缩气缸安装架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主机架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内部安装有电机轴,所述主机架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主机架的一侧表面左右两端位于定位块的一侧均安装有传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架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外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所述主机架的一侧表面位于直线导轨的外部安装有齿形传动带,所述齿形传动带的外部啮合连接有压头支架,所述压头支架的下端安装有压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主机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轴转动连接在定位块的内部,且电机轴固定连接在传动轮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主机架上,所述齿形传动带与传动轮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头支架的上端滑动连接在直线导轨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装置在压合过程中的压力可通过对伸缩气缸的气压调节阀进行调整,整个压合过程中压力均匀,压合速度稳定,能有效提高内衬接头压合质量,从而降低轮胎的安全风险,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主机架;2、伸缩气缸安装架;3、连接座;4、伸缩气缸;5、减速电机;6、电机轴;7、定位块;8、传动轮;9、直线导轨;10、感应器;11、连接块;12、齿形传动带;13、压头支架;14、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18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装备用可调节的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等压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