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工程的洞内快速引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18348.1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8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闵少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少堂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F04D25/08;F04D25/16;E2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工程 快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的洞内快速引风装置,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内部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柱之间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框体的内部且远离第一支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柱,两个所述第二支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柱,两个所述第三支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扇叶,所述框体的内部且远离辅助扇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风板,所述框体的一侧设有过滤网,通过隧道本体内部设置的三个鼓风机与辅助扇叶的配合使用,可对隧道本体内部进行供给新鲜空气,有效排除隧道本体内部有害气体、蒸气、粉尘和炮烟等有害物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工程的洞内快速引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引风采用换气等方法为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的空间创造所需的空气环境,不同的隧道和地下工程都有各自的通风要求,因所处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建筑结构和内部生产工艺不同,采取的通风技术措施也应有所不同。
现有隧道工程的洞内快速引风装置虽起到了引风的效果,但是外界的空气质量不佳,烟尘较多时,无法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影响隧道内部的空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工程的洞内快速引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隧道工程的洞内快速引风装置,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内部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柱之间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框体的内部且远离第一支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柱,两个所述第二支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柱,两个所述第三支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扇叶,所述框体的内部且远离辅助扇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风板,所述框体的一侧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下端且位于框体的一侧设有安装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设置为三个,且三个框体为等距设置。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辅助扇叶为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为对称设置,且两个导风板均为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框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槽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的一侧与转扭固定连接,所述卡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上下端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卡杆的外壁与通孔内壁相契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隧道本体内部设置的三个鼓风机与辅助扇叶的配合使用,可对隧道本体内部进行供给新鲜空气,有效排除隧道本体内部有害气体、蒸气、粉尘和炮烟等有害物质;
2、通过过滤网,可在使用时,将输送的风经过过滤网进行过滤,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隧道本体内部,对隧道本体的内部造成空气污染,还可对过滤网进行更换,使用效果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整体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少堂,未经闵少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18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菌及灭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海洋石油平台原油的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