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水井封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08922.5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8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王雷雷;陈绍斌;毛智聪;王思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邓潮彬;黄培智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水 井封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水井封井装置,包括钢管、环形止水钢板、封堵板、支撑杆、导管和木楔;钢管下端插设于降水井内并与降水井固定连接,环形止水钢板套设在钢套筒的中部;支撑杆一端弯卷形成挂钩,其另一端固定在封堵板上侧,支撑杆至少设有两根,并对称设置在封堵板上,挂钩朝外;封堵板开设有将其上下侧贯穿的通孔,导管一端固定在封堵板上并与通孔连通,木楔可拆卸地安装在导管的另一端将其封合;封堵板放置在降水井内,挂钩悬挂在钢管的上沿。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用料少,可直接采用建筑废料二次利用,节能环保,造价低;封井操作简单、施工可靠,能够保证降水井的成功封堵,有效解决封井时地下水压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室水压较大处的降水井封井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室底板降水井封堵时,如果遇到地下室水压较大时(地下室水位较高或者按先后顺序封堵时后封堵降水井内水压均会存在)极易失败。传统降水井封堵: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设置设有法兰环的钢管,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满足封井条件,选择水位较低的非雨水天气进行封井。首先用水泵将降水井内的水位降至井底并快速将水泵从井内提出;然后浇筑速凝混凝土至底板底平并一边用小型振动棒振捣;再待首次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后二次浇筑与底板同标号的混凝土;最后用圆形铁板将预先设置的钢管焊封即可。然而在地下室降水井内水压较大时(水位较高、或者最后封堵的几个集水井均会存在这种情况),所浇筑的速凝混凝土还未来得及凝固就出现冲孔,直接导致这种传统降水井封堵失败,现有的降水井设备通常封井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水井封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降水井封井装置,包括钢管、环形止水钢板、封堵板、支撑杆、导管和木楔;所述钢管下端插设于降水井内并与降水井固定连接,所述钢管位于所述降水井上方的地下室底板挖空处,其外部为地下室底板环绕,所述环形止水钢板套设在所述钢管的中部,且位于地下室底板内;所述支撑杆一端弯卷形成挂钩,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封堵板上侧,所述支撑杆至少设有两根,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封堵板上,所述挂钩朝外;所述钢管根数与所述支撑杆根数相匹配;所述封堵板开设有将其上下侧贯穿的通孔,所述导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封堵板上并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木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将其封合;所述封堵板放置在降水井内,所述挂钩悬挂在所述钢管的上沿;封井时,所述钢管以内的空间浇筑添加有微膨胀剂的砼,其上部设置有将其密封的顶板。
钢管与支撑杆的挂钩,可将本装置固定在降水井上;通孔与导管的配合设计,可通过外接水泵将降水井内的水抽走;木楔封合导管,避免水返流或其它物体进入;添加有微膨胀剂的砼,可使降水井内封井更严密。
所述封堵板为采用厚度为10mm的圆形钢板,其直径比降水井口径小1cm,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封堵板的中心。封堵板的直径比降水井口径小1cm,可保证封堵板能顺利通过降水井口。
所述支撑杆为钢筋,所述支撑杆一端弯折形成垂直的安装部,其另一端弯卷形成所述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支撑杆成锐角夹角;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挂钩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组对侧面,所述安装部朝内,所述挂钩朝外而悬挂在所述钢管的上沿。支撑杆为钢筋,具有较大的刚性和强度,使本装置更为牢固。安装部的设置,可与封堵板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稳固性高。
构成所述支撑杆的整条钢筋的长度为2m,直径为12mm,弯折后,所述安装部长度为60mm,所述挂钩的长度为100mm。
所述支撑杆设有四根,四根所述支撑杆分别形成两组,每组支撑杆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封堵板的一对侧边,以所述封堵板中心为圆心,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互相垂直设置。
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mm,所述导管为采用直径为20mm的镀锌薄壁电线管,所述导管端头焊接于所述封堵板通孔处。
所述顶板为止水钢板,其厚度为10mm,所述顶板与所述钢管之间焊缝为连续满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8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架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