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刷电机的机壳与塑胶风叶的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07112.8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0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熊新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艺峰马达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9/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黄立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机壳 塑胶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的机壳与塑胶风叶的连接结构,包括:圆筒机壳及注塑包封在机壳一端的塑胶风叶,机壳上对应于塑胶风叶的圆周壁上开有侧孔,所述侧孔朝向内的开孔端面大于其朝向外的开孔端面,塑胶风叶的内圆周面上形成有凸扣,凸扣对应插固注塑于侧孔内,使机壳与塑胶风叶之间的连接保持力稳固、可靠。为了满足电机高速旋转时不会炸开同时不会过高的增加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壳上增加侧孔使注塑时填充加固连接结构,来增加机壳与塑胶风叶的保持力,便可达到电机高速旋转不炸开,满足产品使用功能,即不用激光焊接又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刷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壳与塑胶风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无刷电机的筒形机壳经过冲压成型后,再进行注塑包胶,在现有工艺中,由于机壳注塑位置上包胶比较少,导致电机高速旋转时会炸开。目前行业内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冲压成型后在接口处用激光焊接加固,焊接位置顺着接口纹焊满,这就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刷电机的机壳与塑胶风叶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刷电机的机壳与塑胶风叶的连接结构,包括:圆筒机壳及注塑包封在机壳一端的塑胶风叶,机壳上对应于塑胶风叶的圆周壁上开有侧孔,塑胶风叶的内圆周面上形成有凸扣,凸扣对应插固注塑于侧孔内,使机壳与塑胶风叶之间的连接保持力稳固、可靠。
所述侧孔朝向内的开孔端面大于其朝向外的开孔端面。
所述侧孔呈内大外小的阶梯沉头孔状,或者呈内大外小的漏斗状。
所述机壳的端部开设有侧豁槽,所述塑胶风叶对应于侧豁槽形成有凸卡台,凸卡台对应插固注塑于侧豁槽内。
所述机壳的内圆周面上凹陷设置有环形线槽,通过环形线槽来粘胶固连磁铁。
所述机壳采用铁质,经冲压成型工艺制得。
所述侧孔设置有多个,在同一水平圆周上均等分布,或者在不同的水平圆周上各自均等分布。
所述侧孔的开孔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为了满足电机高速旋转时不会炸开同时不会过分的增加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壳上增加侧孔使注塑时填充加固连接结构,来增加机壳与塑胶风叶的保持力,便可达到电机高速旋转不炸开,满足产品使用功能;冲压生产出来的机壳直接使用,按要求保持图纸公差尺寸,既不用激光焊接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塑胶风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艺峰马达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艺峰马达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7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