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05575.0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辉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0;F04D29/54;F04D29/52;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许媛媛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风机,包括外壳、进风管、防水机构,进风管设置于外壳的下部并与外壳的内部相连通,防水机构设置于进风管的内部;进风管为方形管;防水机构包括上导流板、下导流板、吸水海绵,吸水海绵分别设置于上导流板、下导流板的前侧壁上;进风管与外壳的连通处设置有进风过滤网;外壳的右部连通有出风管,出风管的出口处设置有出风过滤网;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风机设置有防水机构,防水机构的上导流板、下导流板的配合设置使得空气从进风管进入到外壳内部的路径是蜿蜒曲折的,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吸水海绵时被吸水海绵吸取,实现了防水功能,避免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到风机内部影响风机的正常工作,延长了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通过电机带动风扇叶转动从而产生风力。目前现有的风机在使用时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进入到风机内,长期使用水汽容易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并且长期使用风机也易造成其内部积灰较多,风机输送的空气会携带灰尘,影响风机输送空气的清新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风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风机,包括外壳、进风管、防水机构,进风管设置于外壳的下部并与外壳的内部相连通,防水机构设置于进风管的内部;
进风管为方形管;防水机构包括上导流板、下导流板、吸水海绵,上导流板固定设置于进风管的顶部内壁上,上导流板的下端向左下方倾斜设置;下导流板固定设置于进风管的底部内壁上,下导流板的上端向右上方倾斜向上设置;吸水海绵分别设置于上导流板、下导流板的前侧壁上;进风管与外壳的连通处设置有进风过滤网;
外壳的左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前壳体,前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联接有风扇叶;外壳的右部连通有出风管,出风管的出口处设置有出风过滤网。
进一步地、上导流板与下导流板在进风管内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上导流板为多个,多个上导流板从前向后等间距间隔设置于进风管的顶部内壁上。
进一步地、下导流板为多个,多个下导流板从前向后等间距间隔设置于进风管的底部内壁上。
进一步地、前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垫;固定柱通过橡胶垫与电机的壳体相接触。
进一步地、固定柱为两组,两组固定柱前后间隔设置;一组固定柱具有四个固定柱,四个固定柱关于前壳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风机设置有防水机构,防水机构的上导流板、下导流板的配合设置使得空气从进风管进入到外壳内部的路径是蜿蜒曲折的,空气中的水汽遇到位于上导流板、下导流板前壁上的吸水海绵时被吸水海绵吸取,实现了防水功能,避免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到风机内部影响风机的正常工作,延长了风机的使用寿命;进风过滤网对风机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风机内部造成灰尘积累;出风过滤网的设置对风机输出的空气起到了过滤作用,保证了风机输出空气的新鲜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柱与电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防水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外壳;2、前壳体;3、进风管;4、上导流板;5、下导流板;6、吸水海绵;7、进风过滤网;8、螺栓;9、电机;10、风扇叶;11、出风管;12、出风过滤网;13、固定柱;14、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辉,未经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5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镜片除泡取芯设备
- 下一篇:一种草原扑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