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芳纶输送带一次压延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94975.2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9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李培旺;张东;杜欣闯;冯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9/06 | 分类号: | B29D29/06;B29C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许南路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带 一次 压延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芳纶输送带一次压延成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腔设置有制冷器,所述冷却箱的右侧连通有进风管,所述龙门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本实用新型打开收卷辊,第二储料辊上的胶网和第一储料辊上的芳纶网被拉入四辊压延机,四个压延辊对芳纶网和胶网进行压延,从而得到主带,打开风机和制冷器,制冷器对冷却箱内的空气进行制冷,风机通过管道将冷气抽出,然后通过喷头对主带进行吹风降温,收卷辊对冷却后的主带进行收卷,解决了传统的芳纶输送带在压延成型后不能够及时的冷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芳纶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芳纶输送带一次压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或输送量较小的场合,芳纶输送带具有耐高温和耐老化等特性,但传统的芳纶输送带在压延成型后不能够及时的冷却,生产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芳纶输送带一次压延成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芳纶输送带一次压延成型装置,具备能够及时冷却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芳纶输送带在压延成型后不能够及时的冷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芳纶输送带一次压延成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腔设置有制冷器,所述冷却箱的右侧连通有进风管,所述龙门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且风机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冷却箱连通,所述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喷头,所述基座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背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储料辊,所述第二储料辊的表面缠绕有胶网,所述支撑架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储料辊,所述第一储料辊的表面缠绕有芳纶网,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辊压延机,所述四辊压延机的内腔设置有四个压延辊,所述四辊压延机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座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架设置有收卷辊。
优选的,所述龙门架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架,且连接架的另一端与喷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顶部的左端通过支架设置有第一导向辊,且第一导向辊与芳纶网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龙门架内腔的右侧通过支架设置有第二导向辊,且第二导向辊与芳纶网和胶网均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龙门架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的表面设置有防水膜。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打开收卷辊,第二储料辊上的胶网和第一储料辊上的芳纶网被拉入四辊压延机,四个压延辊对芳纶网和胶网进行压延,从而得到主带,打开风机和制冷器,制冷器对冷却箱内的空气进行制冷,风机通过管道将冷气抽出,然后通过喷头对主带进行吹风降温,收卷辊对冷却后的主带进行收卷,解决了传统的芳纶输送带在压延成型后不能够及时的冷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第一导向辊对芳纶网进行导向,使芳纶网能够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四辊压延机,电池箱内的蓄电池为装置提供备用的电能,控制开关用来控制各个电器的开关,连接架使喷头更加的稳固,第二导向辊对主带进行导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辊压延机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冷箱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49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载荷装置
- 下一篇:动力机构、破拆工具及破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