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服装隧道烘烫机自动上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83020.7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8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张海辉;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慕士针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12 | 分类号: | D06F58/12;D06F5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管林林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服装 隧道 烘烫机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服装隧道烘烫机自动上夹装置,其结构包括用于放置三角衣架的工作台,三角衣架的底边设有两个服装夹,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分别从三角衣架的两个侧边对三角衣架进行定位,工作台端面的边缘上设有三角衣架底边的放置梁,工作台端面的边缘形成有向下倾斜的斜靠面,斜靠面紧靠放置梁设置,放置梁上分别设有两个服装夹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底部形成有和斜靠面倾斜度一致的抵触斜面,定位凹槽的正上方设有可上下活动的下压柱,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针织服装自动上夹在三角衣架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针织服装隧道烘烫机自动上夹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针织服装在隧道中烘干是,需要手动单独将成品衣裤夹持在衣架上,由于需要保持成品厚重衣裤的烘干的稳定性和不易脱落,循环作业流转的衣架夹持装置比较紧,确保夹持的力度,手动松夹持设备不方便,单个夹持工作效率低,员工操作易产生疲劳,导致整个加工过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针织服装隧道烘烫机自动上夹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织服装隧道烘烫机自动上夹装置,其结构包括用于放置三角衣架的工作台,三角衣架的底边设有两个服装夹,其创新点在于: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分别从三角衣架的两个侧边对三角衣架进行定位,工作台端面的边缘上设有三角衣架底边的放置梁,工作台端面的边缘形成有向下倾斜的斜靠面,斜靠面紧靠放置梁设置,放置梁上分别设有两个服装夹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底部形成有和斜靠面倾斜度一致的抵触斜面,定位凹槽的正上方设有可上下活动的下压柱。
进一步的,上述定位块上设有和三角衣架侧边抵触的定位面,定位面对应平行于三角衣架的侧边,两个定位面中心位置的直线距离等于两个下压柱之间的直线距离。
进一步的,上述放置梁、所述斜靠面上均铺设有防滑垫,在针织服装上夹到三角衣架以后,针织服装平铺在防滑垫上,从而对针织服装上夹后的位置起到稳定的作用。
进一步的,上述下压柱上设有驱动缸,驱动缸为液压缸。
进一步的,上述下压柱的底部包裹有防滑的塑料圆头,下压柱的底部设有倾斜向上的保护面,保护面位于抵触斜面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织服装隧道烘烫机自动上夹装置,针织服装在三角衣架进行上夹时,外界动力驱动下压柱向下移动,下压柱顶在服装夹上,使得服装夹打开,将针织服装沿着工作台水平面送入工作台并进入服装夹的内部,下压柱向上移动,服装夹关闭,实现将针织服装自动上夹在三角衣架上。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织服装隧道烘烫机自动上夹装置,在针织服装向工作台的水平面送入时,针织服装优先经过斜靠面,此时,斜靠面倾斜朝下的设置起到避让针织服装的作用,其次,在将服装夹打开时,服装夹的开口包括上下分开的上咬合面和下咬合面,下咬合面抵触在抵触斜面上,从而使得下咬合面也保持倾斜朝下方向,而且倾斜向下的延伸方向和斜靠面的倾斜度一致,当针织服装从斜靠面的位置送入服装夹的开口时,针织服装能够沿着下咬合面的倾斜面进入服装夹开口的内部,从而避免针织服装卡在服装夹的开口位置,确保了针织服装在三角衣架的顺利上夹。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织服装隧道烘烫机自动上夹装置,在下压柱抵触在服装夹上时,塑料圆头能够避免下压柱在服装夹上出现打滑的现象,而在服装夹打开时,服装夹开口的上咬合面、下咬合面分别位于保护面和抵触斜面之间,一旦出现服装夹打滑的现象,保护面和抵触斜面能够对服装夹打滑后的上跳或者下跳位置起到上下限位的作用,进而对服装夹1起到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织服装上夹时的侧面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慕士针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泰慕士针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83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