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排漏渣率监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78610.0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5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钟平;孟桂祥;王安庆;黄伟;韩国庆;曹寿峰;单绍荣;宋金时;郑磊;胡方楼;居鹏;蔡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50 | 分类号: | F23G5/5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桦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排漏渣率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排漏渣率监控系统,包括收集称重单元,收集称重单元包括收集组件、称重组件,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漏渣,收集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漏渣管内的收集板、用于与漏渣管连通的收集口、设置在收集口上的第一阀门,当收集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漏渣管保持畅通;当收集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收集板隔断漏渣管并与收集口相接,称重组件用于对漏渣称重和输送并与收集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完成各个漏渣管的炉排漏渣收集,并准确测量其各自的炉排漏渣量;在不测试时不影响正常炉排漏渣的收集和清理;可以在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漏渣率的监控;对各个漏渣管分别测试,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炉排漏渣率过大的位置进行优化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排漏渣率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因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效果显著,近几年垃圾焚烧电厂建设数量大幅增加。垃圾焚烧电厂中,机械炉排炉产生的炉排漏渣由炉排漏渣输送机经溜渣槽落入除渣机,并排至渣池。炉排漏渣量反应焚烧炉排间隙的调整大小以及焚烧炉的运行优劣。机组在进行试运行前,必须进行炉排间隙的调整以降低炉排漏渣量和炉渣热灼减率,提高机组运行水平。炉排漏渣率通常用来反应炉排间隙的调整情况,通常炉排漏渣率要求低于1%,甚至0.5%。然而在机组正常运行下,炉排漏渣量以及炉排漏渣率通常难以进行测试,急需相应的装置或方法解决炉排漏渣率难以测量以及炉排间隙如何优化调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排漏渣率监控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炉排漏渣率监控系统,包括收集称重单元,所述的收集称重单元包括收集组件、称重组件,
所述的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漏渣,所述的收集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漏渣管内的收集板、用于与漏渣管连通的收集口、设置在所述的收集口上的第一阀门,所述的收集板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当所述的收集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漏渣管保持畅通;当所述的收集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的收集板隔断漏渣管,所述的收集板的一边与所述的收集口相接,所述的收集板的另一边相对其一边斜向上延伸;
所述的称重组件用于对漏渣称重和输送,所述的称重组件包括称重件,所述的称重件与所述的收集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输送单元,所述的输送单元包括与所述的称重件连通的输送机,所述的输送机上设置有接收入口、接收出口,所述的输送机的接收入口位于所述的称重件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收集称重单元设置有多个,输送单元仅设置一个。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输送机的接收入口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输送机的接收出口设置有一个,每个所述的输送机的接收入口对应一个所述的称重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输送机采用螺旋输送机。
优选地,所述的收集组件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漏渣管内控制漏渣管通断的第二阀门,所述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的收集板的上游。
优选地,所述的收集板可转动地连接在漏渣管内,所述的收集板转动控制漏渣管通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收集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收集板转动的操作把手,所述的操作把手用于连接在漏渣管外。
优选地,所述的称重件采用皮带秤。
优选地,所述的称重件位于所述的收集口的下方,所述的称重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的称重件与所述的收集口之间的转移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78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血液凝固用摇匀检测架
- 下一篇:一种气液分离压强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