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电路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71509.2 | 申请日: | 2021-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8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福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于德江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和平区劝***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力设备 电路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电路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一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安装有承接板,所述底座顶端安装有待检测固定座,所述待检测固定座顶端安装有定位挡针。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装置本体底端设置的数组电路检测探针,使得在检测电路板时可以降低电路检测点漏检,从而提高检测准确率,其次通过手持按压把手进行按压连接杆,使得连接杆可以快速带动电路检测探针下降准确检测,并且检测完成后通过回弹弹簧弹力抵着回弹竖杆带动按压板向上回弹,使得待检测固定座表面方便快速更换电路板,进而使得检测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电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的发展也随之崛起,新型智能电力设备不仅从占地面积、能效、环境友好等方面改善设备的性能,而且会使得设备具备自诊断和自适应的能力,从而更大程度地参与到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维护中去。
在电力设备中,电路板对优化用电力设备布局起重要作用,所以在生产电路板的过程中需要对电路板进行电路检测,防止劣质电路板流入市场,影响智能电力设备的使用,传统的电路板检测通过人工进行,由于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眼睛容易产生疲劳,检测效率降底,漏验率变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电路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电路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电力设备中,电路板对优化用电力设备布局起重要作用,所以在生产电路板的过程中需要对电路板进行电路检测,防止劣质电路板流入市场,影响智能电力设备的使用,传统的电路板检测通过人工进行,由于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眼睛容易产生疲劳,检测效率降底,漏验率变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力设备电路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一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安装有承接板,所述底座顶端安装有待检测固定座,所述待检测固定座顶端安装有定位挡针;
所述承接板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铰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顶端安装有滑块,所述承接板顶端左侧安装有铰接座,所述连接杆底端安装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底端安装有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底端安装有数组电路检测探针,所述按压板底端四周安装有回弹竖杆。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顶端开设有圆形槽孔,所述连接杆底端插设于所述承接板顶端圆形槽孔内。
优选的,所述铰接座顶端铰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右端安装有按压把手,所述按压杆底端安装有滑轨,且所述滑块顶端开设有T型凹槽,所述滑块顶端T型凹槽与所述滑轨底端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按压把手表面安装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端四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部安装有回弹弹簧,且所述回弹竖杆底端插设于所述固定杆内部,所述回弹竖杆底端设置于所述回弹弹簧顶端上。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底端安装有限位杆,所述按压板表面开设有圆形槽孔,所述限位杆插设于所述按压板表面圆形槽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检测装置本体底端设置的数组电路检测探针,使得在检测电路板时可以降低电路检测点漏检,从而提高检测准确率,其次通过手持按压把手进行按压连接杆,使得连接杆可以快速带动电路检测探针下降准确检测,并且检测完成后通过回弹弹簧弹力抵着回弹竖杆带动按压板向上回弹,使得待检测固定座表面方便快速更换电路板,进而使得检测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福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福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71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