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埋地桩式边坡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84030.5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4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左海宏;周雨婷;赵红霞;姜坤;刘璇;覃鹤;魏新枫;刘越;刘钰萌;吴江南;刘帝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延安南路1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式边坡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埋地桩式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在边坡表面使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固土块,固土块与边坡土体之间设有多根地桩,地桩的一端插埋于边坡土体内,地桩的另一端插埋于固土块内,每个固土块顶面均设有绿化带,相邻两个固土块之间形成台阶,台阶内的绿化带将该台阶的底面与侧面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埋设地桩使固土块与边坡土体连接为一体,还通过邻接筋使相邻两个固土块连接在一起,大大加强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了整体滑坡风险,降低了安全风险,通过设置台阶、绿化带、排水管和档块,降低了支护结构的施工难度,改善了边坡支护结构的外观,最大限度减缓了暴雨对边坡支护结构的冲刷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埋地桩式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铁路的建设具有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地域跨度大、沿线自然条件复杂的特点。在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线路经常需要穿越特殊复杂的地质、地貌段,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对这些地段的边坡进行支护处理,现有的道路边坡主要有两种受破坏情形:一是在暴雨的冲刷下,边坡土体极容易发生滑塌;二是随着降雨的持续,会有相当部分的雨水进入边坡土体内部,部分土体遇水后发生体积膨胀,并在土体内部产生较大的膨胀力,如果膨胀力得不到及时的释放,当达到土的强度极限平衡状态时,便会发生破坏。在对边坡土体堑边坡进行支护时,传统的边坡防护措施通常是对整个坡面进行支护,如石砌支挡、防护结构工程,不仅工程量大,工程费用高,而且不能有效结合边坡土体堑边坡的胀缩特性进行有效的治理,也不能对边坡进行绿化,极大的影响了工程沿线的景观效果。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70170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排一体的膨胀土路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排水系统和由第一支护与第二支护组成的边坡支护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支护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的由土工格栅与普通膨胀土填料组成的加筋土层坡体和铺设在所述加筋土层坡体斜面上的蜂巢格室护坡面;所述第二支护位于所述第一支护的上部,包括预应力锚杆和浆砌片石挡土墙;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截水沟、粗粒土排水层、中部排水通道、巨粒土排水层和边沟,每层所述粗粒土排水层与所述中部排水通道连通,所述中部排水通道与所述巨粒土排水层连通,所述巨粒土排水层通过PVC管与所述边沟连通。该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对边坡支护结构的排水问题,然而,该边坡支护结构需要使用大量的锚杆等支护构件,支护结构复杂,并且第一支护、第二支护结构均没有与边坡土体连接为一体,容易出现整体滑坡危险,支护稳定性较差,安全风险仍然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埋地桩式边坡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埋地桩式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在边坡表面使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多个固土块,每个所述固土块与边坡土体之间设有多根地桩,所述地桩的一端插埋于边坡土体内,所述地桩的另一端插埋于所述固土块内,每个固土块顶面均设有绿化带,相邻两个固土块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台阶内的绿化带将该台阶的底面与侧面连接在一起。
所述插埋地桩式边坡支护结构还包括邻接筋,邻接筋的一端插埋于所述固土块内,邻接筋的另一端插埋于相邻的固土块内。
所述邻接筋是沿着水平方向布置的。
所述邻接筋是采用钢筋制成。
所述插埋地桩式边坡支护结构还包括贯通排水管,贯通排水管的一端插埋于边坡土体内,贯通排水管的另一端经由至少一个所述固土块内贯穿而出。
所述贯通排水管是沿着水平方向布置的。
每个固土块外侧边沿还设置有挡块。
所述地桩插埋于边坡土体内的长度是所述地桩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
所述地桩是采用钢筋制成。
所述台阶内的绿化带在边坡横断面中的投影为直角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84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酮胶设备液体料加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锻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