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抓捕器用绳索控制锚钩弹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80663.9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2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高杨;刘强;尉丽玲;陈卓;刘学睿;李鹏;宋益虎;张亚磊;郭方;侯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天津市公安局巡警总队);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2/68 | 分类号: | F42B12/6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李美英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捕 器用 绳索 控制 锚钩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抓捕器用绳索控制锚钩弹,火药弹夹两个火药储存孔内分别设有一个点火头,在两个火药储存孔内分别填充火药,两个火药储存孔前端设有封堵Ⅰ,后端设有封堵Ⅱ,点火头另一端作为点火点正极分别伸出封堵Ⅱ外盘成环状触点;火药弹夹与锚钩弹夹固定,在锚钩弹夹两个锚钩孔内分别设有一组锚钩弹,每组两个锚钩弹锚钩绳的剩余长度的锚钩绳分别置于相邻两个异形存绳通孔和存绳凹槽内;四个锚钩弹前端的锚钩位于锚钩弹夹四个锚钩孔外。与专用的抓捕器配合使用,用电子电路作为锚钩弹的击发控制,只要电路把电源电压加到锚钩弹的点火电阻丝上就能保证锚钩弹顺利击发,不会出现“哑弹”现象发生,可以起到对目标人行动很好的限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抓捕器用绳索控制锚钩弹,用绳索控制锚钩弹在一定范围内锁套嫌疑人,以限制嫌疑人行动,是一种非致命无伤害的绳索控制锚钩弹。
背景技术
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频繁受到无理阻挠、侮辱、袭击等不法侵害,甚至发生了一些持械、持枪的暴力袭警案件,这对民警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除了民警,民间安保巡逻人员也面临着较高的安保压力。
当前,从国家推行民警配枪上岗巡逻以后的效果来看,总体上的效果是突出的,其对社会治安起了震慑性保障。而由此引发的对枪支不正当使用也不断出现。民警在全国范围内对配枪的所有使用都百分百准确,是很难做到的,个别差错、包括在没有充分必要性时将嫌疑人击伤击毙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这是个全世界的问题。
如何在公安民警执法过程中,使用一种不是“真枪”,也不是“真子弹”,且与“真枪”外形相似的装备,即有“震慑性”作用,又能够有效的控制嫌疑人行动,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的装备,始终是科研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申请号201910877389.0的一种捕绳枪枪头,提供了头主体上设有击发部位和弹仓部位的结构。
当需要放射时,通过发射器启动撞针,使得撞针撞击弹药放置仓的弹药,使得火药弹爆炸,火药弹爆炸后产生压力,继而推动锚钩放置仓内的锚钩,这样锚钩就会带着绳子飞出本装置。
其不足之处为:撞针击发火药的方式为传统的枪械击发方式,击发部位的结构与传统子弹结构相同,发射器与击发部位的配合结构要求较高,且不能保证每次击发都能成功发射,偶尔会出现“哑弹”现象。
捕绳枪枪头的击发部位和弹仓部位为一体结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一体结构导致装填玩锚钩的弹仓部分无法单独存放,火药存放主体较大,存储、运输成本高。
另结构特点决定了其无法应用在电击发结构的捕捉器上。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抓捕器用绳索控制锚钩弹,锚钩绳将两个锚钩弹系在一起,用电子电路作为锚钩弹的击发控制,能保证每次击发都能成功发射,不会出现“哑弹”现象,从而将系住两个锚钩弹的锚钩绳在5m内向前飞行同时水平方向展开,锚钩绳将嫌疑人缠绕住,能有效的控制嫌疑人,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抓捕器用绳索控制锚钩弹,包括锚钩弹夹、锚钩弹、锚钩绳、火药弹夹、火药,还包括点火头;
所述火药弹夹正方形面端的两个火药储存孔内分别设有一个点火头,点火头一端接火药储存孔壁为点火点负极,在两个火药储存孔内分别填充火药,两个火药储存孔前端设有封堵Ⅰ,两个火药储存孔后端设有封堵Ⅱ,封堵Ⅰ和封堵Ⅱ将火药封存在两个火药储存孔内,点火头另一端作为点火点正极分别伸出一侧的封堵Ⅱ外盘成环状触点;
火药弹夹通过正方形面与锚钩弹夹正方形体固定在一起,火药弹夹上端的火药储存孔覆盖在锚钩弹夹后端上面的两个锚钩孔及之间的凹槽上,火药弹夹下端的火药储存孔覆盖在锚钩弹夹后端下面的两个锚钩孔及之间的凹槽上,所述锚钩绳一端系在一个锚钩弹的索绳槽内,锚钩绳另一端系在另一个锚钩弹的索绳槽内构成一组锚钩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天津市公安局巡警总队);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天津市公安局巡警总队);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80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