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叶的低温真空干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75756.2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8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沈卿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农华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孙清晓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茶叶 低温 真空 干燥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的低温真空干燥设备,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设备,所述真空设备的底端连接有冷却设备。该用于茶叶的低温真空干燥设备,在完成对茶叶的低温真空干燥后需要对茶叶进行取出时,使用者打开开拉门,将调节柱处的连接头接入梅花接头处,而后转动调节柱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同步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柱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同步套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推送板朝着开拉门的方向进行移动,以此将取放架朝外侧推出,而后使用者即可取出取放架,相较于现有的冷却后人工手取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在低温干燥后可以直接将取放架进行取出,节约了时间,提升了效率,同时安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茶叶的低温真空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
在对茶叶进行低温真空干燥时,需要用到相关的低温真空干燥设备来进行低温真空干燥。
而现有的大部分用于茶叶的低温真空干燥设备在完成干燥对茶叶进行取出时,由于低温真空干燥的温度在五十到一百度之间,多采用等待茶叶冷却完毕后进行人工手动取出,这就需要一个等待的时间,影响了干燥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见,亟需提出一种用于茶叶的低温真空干燥设备,用于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的低温真空干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茶叶的低温真空干燥设备,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设备,所述真空设备的底端连接有冷却设备,所述真空设备的上方设置有取放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开拉门,所述开拉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门把手。
通过打开开拉门即可将需要进行干燥的茶叶置于取放机构处,门把手的设置方便打开开拉门。
进一步的,所述取放机构包括取放架,所述取放架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设备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支撑架用于支撑取放架,同时取放架与支撑架的活动连接关系,能够方便后续对取放架的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取放架的背面设置有推送板,所述推送板的背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同步套,所述同步套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与设备壳体螺纹连接。
当螺纹柱进行转动时,同步套能够同步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推送板进行移动,以此将取放架推送至正面,以此更好的将取放架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齿轮的侧面螺纹连接有从动齿轮。
通过设置从动齿轮,当从动齿轮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同步齿轮进行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轮轴端的一端与设备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轴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梅花接头。
梅花接头的设置使得在与梅花接头进行连接时不需要可以的对准角度,直接朝着梅花接头插入即可完成与梅花接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梅花接头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柱。
连接头用于与梅花接头相连接,同时连接头与梅花接头是相适配的,在完成连接头与梅花接头的连接后,通过转动调节柱即可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同步齿轮进行转动,以此实现后续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农华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神农华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75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