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汇流排结构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67827.4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1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郭庆明;毛旭宏;蔡晓勇;钟权;王向聪;禤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7 | 分类号: | H01M50/507;H01M50/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谭映华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汇流 结构 模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汇流排结构及电池模组,应用于设置有多个电池的电池模组中,包括安装板、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电池头部且与电池的极柱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汇流排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汇流排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极柱上;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排下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第二汇流排通过激光焊接在所述第一汇流排上表面;多个所述电池通过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汇流板下表面在焊接时不需要额外防护,且散热快,大功率激光焊接质量达到行业标准时不会焊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汇流排结构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储能电池PACK工艺已经成为电池市场生产的主流,大功率激光焊是最需要技术含量的环节之一,都是针对电池组串/并联工艺进行设计的,大功率激光焊接决定于电池组产品的通流能力,成本,质量,以及电池的一致性,适应各种产品的设计以满足生产需求,节省机箱组装空间采用悬空焊接方式来实现电池组串/并联组合。传统汇流排焊接母材料为铝材,大功率激光焊接质量达到行业标准时容易出现焊穿,造成电芯损坏,风险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克服传统汇流排焊接母材料为铝材,大功率激光焊接质量达到行业标准时容易出现焊穿,造成电芯损坏,风险高的问题,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汇流排结构及电池模组。
一种电池汇流排结构,应用于设置有多个电池的电池模组中,包括安装板、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电池头部且与电池的极柱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汇流排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汇流排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极柱上;
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排下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第二汇流排通过激光焊接在所述第一汇流排上表面;多个所述电池通过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极柱相邻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汇流排呈“L”形,所述第一汇流排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极柱上,所述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汇流排的腰部下表面,所述第一汇流排腰部两侧抵接在所述安装槽两侧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汇流排的底部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汇流排通过限位槽卡接在所述限位凸起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汇流排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焊道,所述第一汇流排通过激光沿所述第一焊道,将第一汇流排焊接在所述极柱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汇流排为直板结构,所述第二汇流排两端部均设置有焊接位,所述焊接位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焊道,所述第二汇流排搭接在所述第一汇流排腰部上表面,且通过激光沿所述第二焊道进行焊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汇流排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汇流排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汇流排通过定位板设置在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防护层为H65黄铜层。
可选地,所述防护层通过钎焊固定在所述第一汇流排的腰部下表面。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一种电池汇流排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在第一汇流排下表面的设置防护层,通过激光焊接直接将第二汇流排搭接在第一汇流排进行焊接,实现了悬空焊接,第一汇流板下表面在焊接时不需要额外防护,且散热快,大功率激光焊接质量达到行业标准时不会焊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的附图标记100处的细节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67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