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金属陶瓷复合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67021.5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2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俞健;徐玫瑰;周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舒宜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04 | 分类号: | B01D69/04;B01D69/12;B01D7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金属陶瓷 复合 膜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金属陶瓷复合膜结构,它包括:多孔陶瓷管;多孔金属管,所述多孔金属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多孔陶瓷管的外径,其套在所述多孔陶瓷管外;两道多孔金属层,两道所述多孔金属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多孔陶瓷管的两端部且位于所述多孔陶瓷管和所述多孔金属管之间。通过在多孔陶瓷管外套设多孔金属管,并用两道多孔金属层连接多孔陶瓷管和多孔金属管,从而可以提高陶瓷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解决了陶瓷材料在高温高压高粘度等恶劣体系中的应用问题,扩大了多孔陶瓷的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复合领域,涉及一种复合膜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金属陶瓷复合膜结构。
背景技术
多孔陶瓷膜具有分离精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菌、耐高温、分离过程简单、能耗低、操作维护简便和使用寿命长等众多优势。然而,陶瓷材料性脆,韧性较差,机械强度也比不上金属材料。目前,针对陶瓷膜机械强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陶瓷材料的改进上。授权号为CN104387111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该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是由高度致密化的以刚玉颗粒和原位生成的莫来石晶须为增强相的复相陶瓷材料提供,而孔径和孔隙率则由具有纤维状或片状结构的在高温下完全烧失的植物造孔材料进行调控。
陶瓷金属复合膜通常是以大孔金属为支撑体,在其表面制备陶瓷涂层。通过改进工艺,陶瓷涂层的厚度可以达到几十微米,故该复合膜具有高强度、高通量、高过滤精度等特性,然而由于金属与陶瓷材料热膨胀差异较大,膜层的附着力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机械强度仍有提高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孔金属陶瓷复合膜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孔金属陶瓷复合膜结构,它包括:
多孔陶瓷管;
多孔金属管,所述多孔金属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多孔陶瓷管的外径,其套在所述多孔陶瓷管外;
两道多孔金属层,两道所述多孔金属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多孔陶瓷管的两端部且位于所述多孔陶瓷管和所述多孔金属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陶瓷管的外径为10~50mm、过滤精度为2~1000nm。
优化地,所述多孔金属层的宽度为1~50mm、厚度为0.5~5mm。
优化地,所述多孔金属管的过滤精度为1~100μ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多孔金属陶瓷复合膜结构,通过在多孔陶瓷管外套设多孔金属管,并用两道多孔金属层连接多孔陶瓷管和多孔金属管,从而可以提高陶瓷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解决了陶瓷材料在高温高压高粘度等恶劣体系中的应用问题,扩大了多孔陶瓷的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孔金属陶瓷复合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多孔金属陶瓷复合膜结构,主要包括多孔陶瓷管1、多孔金属层2和多孔金属管3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舒宜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舒宜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67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开关
- 下一篇:一种五金件加工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