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辐射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43771.9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1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沛林;黄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沛林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F16M11/42;H02J7/35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7 | 代理人: | 常利敏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环境 辐射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辐射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防护箱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防护箱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该基于物联网的环境辐射监测装置,通过设置螺纹杆和移动块,当技术人员转动转把使螺纹杆随即进行转动,那么螺纹杆上的移动块则会进行上下的移动,移动块就可以带动伸缩杆进行上升和下降,这样就可以调节放置盒内部监测仪本体的高度了,通过色设置滚轮装置,这样可以对支撑杆进行稳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辐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设备发射的电磁波与人体相互作用,可以为人体所吸收,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人们都会被电磁辐射所伤害,物联网设备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主要跟电磁辐射频率与电磁场功率有关,为了监控物联网设备的电磁辐射频率和电磁场功率,需要对其进行监测,现有的辐射监测装置大多都是固定到支架上安置到一定的区域,不便对其进行调节,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辐射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辐射监测装置大多都是固定到支架上安置到一定的区域,不便对其进行调节,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辐射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防护箱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防护箱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第二转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齿轮,所述从齿轮的外表面与主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主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防护箱的右侧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滚轮装置,所述移动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与滚轮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滚轮装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连接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部设有监测仪本体。
优选的,所述放置盒的内壁开设有两组相对称的矩形槽,每个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均卡接有加固块,每组所述加固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加固块的一端与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四个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均与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板,所述蓄电池板的左侧面与防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圈设有两个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均位于移动块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环的内壁均与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正面通过合页固定铰接有维修门,所述维修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门把,所述门把的右侧设有警示牌,所述警示牌的背面与维修门的正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螺纹杆和移动块,当技术人员转动转把使螺纹杆随即进行转动,那么螺纹杆上的移动块则会进行上下的移动,移动块就可以带动伸缩杆进行上升和下降,这样就可以调节放置盒内部监测仪本体的高度了,通过色设置滚轮装置,这样可以对支撑杆进行稳固,避免移动时发生晃动。
2、通过在防护箱的上表面设置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可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储存到蓄电池板里,这样就可以为监测仪本体提供电能,不再需要特意的连接远距离的固定电源,可摆脱距离的限制,自由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沛林,未经吴沛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3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范围广的机械加工用夹持工装
- 下一篇:一种快速自动升降式液压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