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氰胺生产用气体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38283.9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利;唐印;宋国天;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4 | 分类号: | F24H7/04;F24H9/1854;B01J8/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磊 |
地址: | 62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气体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氰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氰胺生产用气体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介质进口,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介质出口,靠近所述介质进口的壳体内设置有进口汇集管,靠近所述介质出口的壳体内设置有出口汇集管,所述进口汇集管与所述出口汇集管之间连接有换热盘管。设置进口汇集管和出口汇集管,方便安装和维护,并且可以起到对熔盐均匀分配的作用,均匀分配换热介质,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换热效率,换热效率与介质流速有很大关系流速越高,换热系数越高,流速的越大,系统阻力越大,采用合理均匀分配,具有均匀的流量和流速,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氰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氰胺生产用气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利用气体或液体通过颗粒状固体层而使固体颗粒处于悬浮运动状态,并进行气固相反应过程或液固相反应过程的反应器。在用于气固系统时,又称沸腾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在现代工业中的早期应用为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粉煤气化的温克勒炉(见煤气化炉);但现代流化反应技术的开拓,是以40年代石油催化裂化为代表的。目前,流化床反应器已在化工、石油、冶金、核工业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在流化床中,需要大量的气体,将催化剂或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之中,从而使颗粒具有流体的某些表观特征,所使用的流化气体称为载气。
反应器的内温度或反应温度很高,一般为300-1000摄氏度,为了保持反应器内部的热量平衡,所以流化载气的在进入反应器之前要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尽量接近反应温度。对于生产氰胺的反应,其温度更高,在500℃以上。现有的载气加热器大都选用烟气加热器,烟气加热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换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氰胺生产用气体加热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气加热器换热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胺生产用气体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介质进口,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介质出口,靠近所述介质进口的壳体内设置有进口汇集管,靠近所述介质出口的壳体内设置有出口汇集管,所述进口汇集管与所述出口汇集管之间连接有换热盘管。
工作原理:600℃的熔盐从进口汇集管进入,然后进入换热盘管释放热量,再从出口汇集管流出,同时载气从介质进口进入,穿过换热盘管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再从介质出口流出。采用的熔盐,在高温下不易分解,并成液态,使用性质稳定,液态物质在与气体进行换热时,其传热系数很大,提高了传热效率。设置进口汇集管和出口汇集管,方便安装和维护,并且可以起到对熔盐均匀分配的作用,均匀分配换热介质,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换热效率,换热效率与介质流速有很大关系流速越高,换热系数越高,流速的越大,系统阻力越大,采用合理均匀分配,具有均匀的流量和流速,提高换热效率。载气与熔盐实现了全逆流换热,换热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盘管在壳体内水平设置,并且所述换热盘管至少为两层。
通过水平设置至少两层换热盘管,可以实现熔盐在管内自回流,每层盘管的形状相同,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制造、维修和更换,制造质量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盘管在壳体内设置有27层。
进一步的,同层所述换热盘管之间、相邻换热盘管层之间的间距均为换热盘管直径的1.5-5倍。
通过设置同层和相邻层换热盘管的间距,间距较大,气体在内部流通的阻力小,节约动力消耗。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汇集管的上部与壳体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口汇集管的下部延伸出所述壳体的底壁。
通过设置进口汇集管的连接方式,单根进口汇集管坏了,在外部方便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汇集管的上部延伸出所述壳体的顶壁,所述出口汇集管的下部与所述壳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38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