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凝结水热量回收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33840.8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1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27/00;F28B9/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郑梦阁 |
地址: | 43007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凝结水 热量 回收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凝结水热量回收机组,包括凝结水蓄水箱、凝结水循环泵、板式换热器、冷水补水箱、冷水循环泵以及热水循环泵,其中,凝结水蓄水箱经凝结水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入口连接,冷水补水箱经冷水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入口连接,板式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与热水预热水箱连接,热水预热水箱的出口经热水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凝结水热量回收机组,可回收蒸汽凝结水,从而节约水资源,另外还可回收凝结水中多余的热量用于预热生活热水有利于节约能源。本蒸汽凝结水热量回收机组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以及工作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凝结水热量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工程仍有使用蒸汽供热,特别是生产厂房、工矿企业以及热电厂市政蒸汽供热等,有半数以上的蒸汽凝结水没有完全回收,每年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能量损失。经计算,供热量为700kw的饱和蒸汽,每小时产生约1000kg的凝结水,凝结水的平均温度通常在80~90℃左右,约占蒸汽所含总能量的12%~15%,当每1000kg凝结水回收热量后温度降至40℃时,回收的热量可达46~58kw。对于动辄几十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工程,每天产生的凝结水量将达几百吨甚至上千吨,凝结水由于温度超过了40℃,为防止热污染,不能直接排放,需要在降温池内混入冷水降温后才能排放,又额外浪费了更多的水资源,同时损失的热量也相当可观。另外,一些区域锅炉房与用汽点距离不太远时,也进行凝结水回收,利用凝结水循环泵将凝结水送往锅炉房补水箱,但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凝结水泵发生高温汽蚀损坏以及产生二次蒸汽的问题。因此,亦可通过凝结水热量回收机组降低凝结水的温度后再送入锅炉房补水箱,有利于节能,也有利于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凝结水热量回收机组,旨在便于对蒸汽凝结水的热量进行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凝结水热量回收机组,包括凝结水蓄水箱、凝结水循环泵、板式换热器、冷水补水箱、冷水循环泵以及热水循环泵,其中,凝结水蓄水箱经凝结水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入口连接,冷水补水箱经冷水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入口连接,板式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与热水预热水箱连接,热水预热水箱的出口经热水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通过管道与凝结水蓄水箱连接。
优选地,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经第二电动蝶阀通过管道与凝结水回收点连接。
优选地,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与凝结水蓄水箱之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电动蝶阀。
优选地,所述热水预热水箱内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板式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入口与冷水循环泵之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止回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入口与凝结水循环泵之间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止回阀;所述热水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入口之间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凝结水蓄水箱和冷水补水箱入口处的管道上均安装有关断阀。
优选地,所述凝结水蓄水箱和热水预热水箱内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蒸汽凝结水热量回收机组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该可编程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凝结水循环泵、冷水循环泵以及热水循环泵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凝结水蓄水箱与板式换热器第一通道之间安装有至少两台并联设置的凝结水循环泵;所述冷水补水箱与板式换热器第二通道之间安装有至少两台并联设置的冷水循环泵,所述热水预热水箱与板式换热器第二通道之间安装有至少两台并联设置的热水循环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338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